天津天狮学院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建设应用型大学

2021-04-08 21:34:27 来源:中国改革报天津记者站 

 

天津天狮学院坐落在“京津走廊”的天津市武清高新技术开发区龙凤河南岸,是天津市人民政府报请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由著名民族企业家、天狮集团董事长、天津天狮学院董事长李金元先生投资创办与建设。校区占地 3.2 平方公里,建筑面积 210万平方米。自1999年创办以来,历经天狮职业技术学院(1999—2008,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天津天狮学院(2008至今,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两个阶段。2012 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 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已经从建校之初的3个系4个专业、300余名高职学生的高职院校,发展成为设有6个二级学院、31个本专科专业、近万名在校生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建校22年,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努力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构建新的培养理念,以新工科为抓手,致力于应用型大学建设,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4d0b6f1ba78f2dd2723ed90d894e2f4.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天津市委决策部署,立足民办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学校事业全面发展。

  通过制度设计,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和党要管党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校相继制订出台了党委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干部选拔任用办法等一系列方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实现了二级学院全部单独设立基层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书记100%由学科带头人担任,形成党的建设与学校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党委加强对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巡察督促指导工作,2020年底党支部建设全部达标,极大地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深化“五位一体三全育人”思政格局,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作为民办高校,认真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持续深化“五位一体三全育人”思政格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和组织保障,积极参与教育部所提出的“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学创新性工作,让大学思政部的教师直接参与到地方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联动效果。学校先后制订了《天津天狮学院关于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天津天狮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努力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近年来,校党委获批天津市首批“两新”组织市级党建工作示范点;一个教师党支部获批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二个党支部获批天津市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两项党日活动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等荣誉称号。

  以新工科为抓手,致力于应用型大学建设

  学校拥有经、管、工、医、艺、文等不同学科,建设应用型大学,必须寻找到有效的突破口,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提出了以新工科为抓手,努力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根据新的定位和目标,学校通过专业建设资源要素倾斜投入、产教融合等不同战略,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与丹麦3shape公司、华众益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丹麦全球第一个 “3Shape口腔数字化应用技术学院(中国)”落户天津天狮学院,实现了培养数字化、智能化义齿加工设备使用、维修维护、技术改造、自主研发生产的应用型行业急需人才全产业链培养模式。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全国高校第一个自动化(义齿智能制造)本科专业特色班在我校招生(首届招收44名),创造了“义齿智能制造”新工科国际化、跨专业、跨行业,校企协同培养稀缺人才的新模式。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本科专业一起,2019年成为我校首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食品工程学院则在校地合作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学院与河北区教育局共同搭建了“高校——区域监管实践平台”和 “高校-区域食育教育平台”两个平台。通过两个平台的构建,实现了为天津市河北区中小学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和提升中小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认知的两个目的。

  天津天狮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与河北区教育局在食品安全方面进行的合作得到媒体广泛关注,《天津教育报》、《中国食品安全王》等十余家媒体先后对此项校地合作进行了深度报道。《中国食品安全网》12月11日的报道说:天津天狮学院校地合作项目“开启了校地共建工作的新篇章。不仅让天津天狮学院人才培养新成果得以应用,彰显了校地合作办学新特色,更为统筹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提供了新支持。”

  为实现以新工科为抓手,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学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了实践学分比重,构建了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大学教学工作的“看板管理”,实现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的科学、一体化管理,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基本的制度、组织和流程保障。

  强化美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4f60080f81a78c248e98c7823c0dc93.jpg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天津天狮学院以美育工作为突破口,努力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三个“强化”,即强化全校师生对美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强化美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方案中美育教育模块优化设置以及强化各学院、专业和社团与全员美育的互动,天津天狮学院美育工作走在了全国高等学校的前列。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提出“以人文底蕴养成人格、以工匠精神培育技能”的新的培养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必要的技能,还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必要的技能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站得更高,但深厚的人文底蕴,却可以使学生走得更远。

  学校充分认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经过努力,基本形成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多元化、全过程美育育人的新格局。

  现在很多高等学校美育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形式单一,通过通识课模块化设计,让学生接触美、认知美,但这种单一的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效果较好,对美育教育却效果欠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创办了天津市高校中唯一的诗刊《龙凤诗刊》,普及诗词格律,普及中国篆刻、中国书法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学校明德讲堂也邀请了众多中国传统文化大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诗歌、研究篆刻和书法,让学生切实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骄傲,也提高了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

  同时,除了诗刊和讲座,学校积极鼓励并组织教师与学生积极参加与全国和天津市级艺术与设计竞赛。学校自创校至今,已有30个学生社团组织,除了一部分体育和公益性社团外,其中17个社团与诗词、书画、音乐、舞蹈、表演、电影、汉服、动漫等有关,这些学生社团活动,也为美育教育工作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第一课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美育课程,包括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公选课《格律诗鉴赏与创作》和其他美育课程,以及为艺术与设计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美学原理》,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不管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能够平等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

  仅2020年一年,在第四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等各类赛事中,学生先后获得各类奖项数十项。

  由于学校在美育工作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和突出成就,学校先后荣获了第十三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上,荣获了“全国高校美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美育教学研究基地、”“全国高校美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一位老师同时荣获“全国优秀组织教师奖”和“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并有15位同学一举夺得“一等奖”。

  在22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截止到2020年底,为社会培养了 1.6 万余名毕业生。现在,这些学生在祖国各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正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来我天狮、扬我天资”,在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狠抓教学质量,以本为本,为党育人,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面向全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责任编辑:孙铭]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