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创造人类减贫史奇迹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发布
2021-04-07 03:02:46 来源:本网专稿 

□ 中国改革报记者 刘政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白皮书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以及对世界的贡献。白皮书强调,贫穷不是命中注定,贫困并非不可战胜。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消除贫穷与落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百年奋斗史。”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表示,白皮书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介绍人类减贫的中国探索和实践,分享中国扶贫脱贫的经验和做法。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努力,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个胜利是历史性、全方位的。”正如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所说,我国历史性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脱贫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脱贫地区落后面貌根本改变,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脱贫地区基层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据徐麟介绍,白皮书分为前言、正文、结束语、附录,共3万余字。正文分为“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人类减贫探索新的路径”“携手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五个部分。

白皮书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减贫放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等方面,为人类减贫提出了中国建议、中国方案。

精准扶贫方略是中国减贫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不仅确保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而且有力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

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路径。

中国经验为人类减贫探索新路径

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这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面对中外记者的问题,出席发布会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一一耐心回应。

中国现行的扶贫标准低于世界银行确定的扶贫标准吗?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表示,中国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标准,不仅仅是收入,还考量了贫困人口生存权、发展权的实现。

据统计,2020年底中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740元,远远超过国际极端贫困标准。

白皮书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

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夏更生介绍了民族地区的脱贫情况。经过不懈努力,少数民族的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兑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第三方评估显示,2020年底,民族8省区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平均都在94%以上,说明脱贫攻坚战是深得民心的一项德政工程。

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的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把减贫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用发展的办法来消除贫困;立足实际推进脱贫攻坚;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介绍白皮书中提及的新路径。

“在脱贫攻坚中有一个说法,就是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发展机遇。应该说,发展在消除贫困当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发展来解决我们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王正谱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跃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这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经济的发展,为减贫形成了强大的带动效应,为大规模扶贫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王正谱还表示,这些方法经验,都是立足于我国国情。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情况,其他国家在减贫当中,同样要立足于本国实际。

白皮书明确,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中国对贫困户的识别是动态的,不是一次识别定终身。”夏更生表示,特别是2017年之后,每年进行动态调整,通过这个过程,不断使精准扶贫更加精准。

占世界人口近1/5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描绘的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白皮书显示,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减贫交流合作,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发展,实施惠及民生的国际减贫合作项目,分享交流减贫经验。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和欧洲等地区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援助,减免有关国家债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推动1亿人实现从脱贫到中等收入的跨越

“中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如徐麟所说,白皮书描绘了到2035年、2050年中国乡村振兴和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

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到205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乡村全面振兴。

为推动新脱贫的近1亿人口实现从脱贫到中等收入的跨越,夏更生介绍了三大举措。

第一,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增收。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培育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康养体验、农事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同时,突出抓好消费帮扶,使收成切实变为收入。

第二,通过稳定就业促进增收。采取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双轮驱动”,打通外出务工大循环,畅通就近就地就业微循环。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脱贫人口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第三,通过创新创业促进增收。广大农村特别是脱贫地区,发展潜力巨大,是创新创业的新天地。将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育,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的培育,促进乡村创业,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增收致富。

“今年我们确定了脱贫人口就业规模不少于3000万的目标,从目前来看,进展相当顺利。”夏更生说。

“保障好国家粮食安全,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好富民乡村产业,建设好乡村的硬件、软件。”唐仁健用“四好”介绍接下来的工作重点:首先,建设行政村以下的村域道路,实现“内外皆通”,并打通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其次,打通农产品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路,实现农产品的上行出村进城和工业品的下行进村入户。

洪天云则表示,国家乡村振兴局下一步将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同时,不断加强乡村治理,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善治水平。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