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大定位” 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2021-03-31 13:45:00 来源:本网专稿 

——访甘肃兰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凤恒

□中国改革报记者 李宏伟

“锚定2035远景目标,我们谋划了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为‘十四五’规划蓝图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甘肃省兰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凤恒表示,“十四五”时期,兰州将迎来自身比较优势的重塑期、新旧动能转换的爬坡期、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更需主动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四五”时期,兰州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为顺利推进“十四五”规划蓝图实施,兰州市有哪些重大支撑?“十四五”规划中,兰州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刘凤恒。

GDP年均增长6.5%以上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兰州市的发展定位于: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国家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先行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新高地。

“这‘六大定位’是我们‘十四五’时期发展改革工作的总遵循。聚焦‘六大定位’,我们初步拟定了‘十四五’时期GDP年均增长6.5%以上的目标指标体系。”刘凤恒告诉记者,这是兰州市委、市政府经过综合分析研判之后慎重提出的,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其中,到“十四五”末,兰州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8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单位GDP能耗和碳强度均比2020年降低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到2035年,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态环境优美、生活品质优良、社会文明和谐、文化特色鲜明、人民富裕幸福、在西部地区具有综合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在实践层面,兰州市发改委将围绕定位、紧盯目标、守好“坐标”,做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北省会城市中力争上游、在甘肃全省经济发展中起到压舱石作用。

刘凤恒表示,兰州市发改委将全面理解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渐进性、系统性特征,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高质量发展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坚持系统观念,集中力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上得到全面体现。

力求在改革上有突破

刘凤恒称,锚定2035远景目标,兰州市发改委谋划了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为“十四五”规划蓝图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力求在政策上有突破。在“十四五”期间,兰州市发改委在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综合整治、城乡融合、军民融合、中欧班列、大数据建设等领域梳理了8个方面需要争取国家支持的政策,即支持兰州市建设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先行区、支持兰州市建设国家综合科学中心、支持兰州市建设未利用地创新综合整治示范区、支持兰州市创建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兰州市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支持兰州市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支持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支持兰州市创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兰西城市群、兰白自创区、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甘青合作示范区等领域梳理了5个方面需要省级支持的政策,即支持兰州建设兰西城市群中心城市、支持兰白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兰州新区建设、支持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支持建设甘青(红古-民和)合作示范区。同时,兰州市发改委针对兰州实际,提出了在物流枢纽、民营经济、公共服务等领域制定兰州市支持政策。

力求在改革上有突破。兰州市发改委紧盯增强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领域,研究推出了4个改革开放重大举措。

力求在工程上有突破。兰州市发改委围绕“一带一路”五个制高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十大生态产业、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等国家、省上重大战略部署,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领域谋划了20个方面的重大工程项目。

其中,在生态环保领域,谋划黄河兰州段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水系连通和水资源保障工程、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产业发展领域,谋划国家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西北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工程、数字经济提升工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工程、西部粮都建设工程;在基础设施领域,谋划丝绸之路信息港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区际及城际铁路工程、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线工程、民航运输网络建设工程、重大综合性枢纽场站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水利及防灾减灾工程;在社会发展领域,谋划兰州新区职教城建设工程、社会事业提质改造工程。

紧盯十项重点任务

刘凤恒告诉记者,“十四五”规划中,兰州市发改委围绕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优化发展布局,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以主城四区为核心,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两翼,红古、永登、皋兰为支点的“一心两翼多点”城市发展布局。提升主城四区核心功能,壮大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两大增长极,推动红古、永登、榆中、皋兰差异化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彰显黄河之滨独特风貌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打造榆中生态创新城创新极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着力打造西北地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策源地。

加快产业振兴,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力实施“产业振兴”战略,加快壮大先进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冶金等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做强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核燃料、新型建材、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烟草制品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集群,构建“四梁八柱”的工业体系,以兰州新区、高新区和经济区为主战场,优化提升产业空间布局,促进现代服务业升级,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立足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形成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模式。

加强城市建管,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先行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提高污染防治水平,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灾害应对能力。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方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先行区。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深入挖掘兰州深厚的文化积淀,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统领,统筹丝路文化、彩陶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激活文化元素、做足文化文章、用好文化力量,增强兰州文化影响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

融入“一带一路”,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高地。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开放新格局,着力培育开放新能级,构建提升开放新平台,打造新时代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高地。

保障改善民生,打造文明和谐宜居幸福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着力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织密兜牢民生“网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构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现代化发展新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决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公平、有序、高效市场竞争环境,充分保护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