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龙江-中国改革报看龙江,龙江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破解“地下谜题” ——记大庆油田功勋员工、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金友

2021-03-24 15:57:49 来源:大庆日报 

“挖”出致密油,“挤”出页岩油,他是挑战极限的专业户;突破“封锁线”,助保“油安全”,他是“地下谜题”的破解者。把开拓铸成常态,视创新为生命,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

他,就是大庆油田功勋员工、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金友。

38岁的张金友,科研履历不凡: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非常规油气地质勘探工作,是大庆油田科研项目和黑龙江省页岩油“百千万工程”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油田公司级奖项4项,累计发表论文18篇。

初出茅庐啃下“硬骨头”

1.75米的个子,103斤的体重,乍一看弱不禁风,身体里却蕴藏着油田科研人的倔劲儿。十几年前,张金友刚踏出校门就立下壮志:像“三代铁人”学习,在平凡岗位上闯出一片天地!

2012年,中石油设立大庆探区非常规重大专项,齐家-古龙勘探区致密砂岩油是挡在科技人员面前的一座大山。不同于以往找油藏的思路,致密砂岩油往往不是成片分布,更像是散落在棋盘上的棋子。要想在齐家-古龙地区这样大的“棋盘”上准确地找出一颗颗小“棋子”,无疑是大海捞针。正因此,这一领域让很多资深专家望而却步。然而,资源亟待尽快落实、勘探亟待尽快突破,不满30岁、刚工作两年的张金友不信这个邪,他心中默念“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主动请缨承担“齐家-古龙地区高台子油层和扶余油层致密油项目”。

担纲,谈何容易。1000多个日夜,张金友投入到常人难以想象的繁重工作中,他披星戴月辗转于图书馆、办公室、宿舍,查阅资料、制定研究思路、开展研究内容。长时间加班,让年纪轻轻的他常常心跳减速、血压不稳。

张金友与项目科研人员深化地质研究,通过对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的深入研究和评价,联合多参数分析,反复模拟地下致密油形成油藏的全过程,最终成功地在齐家-古龙地区找到了打开致密油气的“金钥匙”,破解了齐家-古龙地区致密油勘探的密码。

在此基础上,张金友再接再厉,先后部署6口水平井追踪探秘,取得了良好效果,使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10余年没有升级的储量得以有效升级,为油田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挑战权威找出“泥里油”

在齐家-古龙致密油项目研究过程中,张金友凭借扎实的基础研究和独有的战略眼光,又把目光瞄准了非常规领域——古龙页岩油。

页岩比致密砂岩更致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想在页岩里找油,无疑是痴人说梦。即使是技术最为先进的美国,也在巴肯页岩攻关10余年后仍无功而返。

“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是一种态度。张金友深知,挑战权威不能靠匹夫之勇,而是要立足基础。他从现场调研、岩心观察入手,部署了古龙地区最深的探井古页1井。“往盆底里钻井,才能搞明白咱这页岩油能不能成!”张金友血脉贲张。

2018年冬,古页1井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473米岩芯运到岩芯资料室。从那天起,万家灯火的夜晚,总能看到张金友半蹲在长长的岩芯盒前,进行厘米甚至毫米级的岩芯观察记录。473米,厘米级,这意味着得观察记录47300次。整整半年,他不分昼夜奋战在基础研究第一线,单单是岩芯记录卡就攒了半米厚。他大胆实践,剖开岩芯,打破了过往对泥岩的传统认知,首次在泥岩里识别出五大类岩性。

“泥岩里也能找到油!”这一颠覆性的理论,就在这样一步步扎实的基础研究实践中得来。也基于此,他部署了古页油平1井,再一次颠覆权威论断,选择在泥页岩段作为水平段靶层。2019年,前方传来喜讯,古页油平1井实现历史性突破,试油获日产油30.5吨、天然气1.3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气流。

好消息接踵而至:2020年部署的14口直井基本控制有利区,落实油气资源量100亿吨以上,发现齐家—古龙10亿吨的整装页岩油气田。在“十四五”期间,预计建产100万吨以上,扭转了大庆油田长期储采失衡局面,一举打破了大庆油田资源接替的被动局面。

砥砺奋进勇当“推进器”

古页油平1井的突破,堪比大庆油田发现功勋井松基3井,该项成果获得集团公司2020年勘探重大发现特等奖。短暂的喜悦过后,张金友低调转身,又全身心地投身到科研一线。

承担页岩油科研任务3年以来,他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即使是中秋团聚的日子,依然能看到他加班的身影。深夜11点,他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熬夜加班已是家常便饭。

页岩油会战一年来,张金友不仅完成了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而且多次给省、集团公司等各级领导和专家汇报工作进展,极大地推进了页岩油会战进程。

用坚守诠释对事业的热爱,用执着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在今后的攻关中,张金友将继续带领团队发扬“三超”精神,加快页岩油勘探步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龙江振兴发展和百年油田建设,贡献力量,奉献智慧。本报记者 魏国栋 文/摄

未标题-10.jpg


张金友(左二)带领科技人员进行古龙页岩油岩芯观察描述。


[责任编辑:高宝玲]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