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力量

2021-03-17 10:28:13 来源:本网专稿 

即使在完全利他的前提下,无私提供疫苗的行为仍被一些西方国家抹黑为“疫苗外交”,因此在涉及中国疫苗及“一带一路”等对外公共事务中,智库的“二轨”外交必定不可或缺

□中国改革报记者 潘强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采访时表示,中国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与“一带一路”倡议一样,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强调的是互联互通,而中国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强调的是互助共济。在此,“一带一路”与中国疫苗都是公共产品,都具有利他的公共属性。王义桅强调指出,即使在完全利他的前提下,无私提供疫苗的行为仍被一些西方国家抹黑为“疫苗外交”。因此,在涉及对外公共交往的事宜中,智库的“二轨”外交必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力量。

习近平主席在向“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的致辞中也一再强调,“智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开展智库交流合作,有助于深化互信、凝聚共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更高水平迈进。”

智库研究精准深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完成了总体布局。各国智库深入研究“一带一路”,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顺利召开,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智库高峰论坛上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智库交流合作的标志性成果。

“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开展理论研究提供了源头活水、打开了广阔空间,使我国现在更有条件、更有信心开展好“一带一路”研究。而深化“一带一路”研究,须坚持以下几点:

——坚持登高望远,以命运与共的宽广视野看待“一带一路”。怎么看“一带一路”?这是各国智库研究“一带一路”最基本的问题。实践充分证明,“一带一路”是为天下谋划的,是为各国共同发展而谋划的;不是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是合作共赢的新路径;不是图一己之私的小算盘,而是完善全球治理的新策略。这是认知和研究“一带一路”的基本前提。

——坚持开放包容,以互学互鉴的豁达胸襟拥抱“一带一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睦邻友好、天下大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智慧滋养;丛林法则、强权独霸、零和博弈与丝路精神格格不入,从来不属于“一带一路”的基因图谱。鉴往知来,研究“一带一路”关键要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兼容并蓄的历史演进中更好更主动地把握本质、诠释内涵,引导各国人民在共建“一带一路”的道路上进一步相互欣赏、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使人类文明获得不竭动力和发展活力。

——坚持客观理性,以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探究“一带一路”。智库研究贵在客观、重在理性,走出书斋、走进一线,就能看到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看到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的积极合作、利益共享,看到第三方市场激活的多赢合作,看到中国企业尊重规则、惠及民生,致力打造透明之路、廉洁之路、美丽之路。

——坚持义利兼顾,以互利共赢的不懈努力助推“一带一路”。近6年来,在“一带一路”推动下,开放普惠的市场正在逐步做大,利益共享的链条正在延长,一幅各国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动人画卷已经展开。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有所发酵,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尤其需要坚持正确义利观,着眼于各国人民共同福祉而不是一国、一己之利开展研究,以积极的研究成果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建议,为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贡献思想和智慧。

——媒体是智库天然的朋友。智库和媒体要加强沟通、对接需求,实现智力资源与舆论资源的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用智慧和汗水,努力为“一带一路”着墨增色,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各国智库日趋活跃

7年来,“一带一路”智库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和趋势:

——关注“一带一路”研究的智库在持续增加。统计显示,全球有25%的智库分布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出以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英国、俄罗斯、比利时、新加坡等国智库持续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近2年,以色列、意大利、希腊、荷兰等国智库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也日趋活跃。

——“一带一路”研究成果产出逐年上升。从168家国际智库样本情况来看,智库专题报告数量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第一年的70篇,增加到2020年的866篇,研究重点从发展愿景、价值理念、意义内涵,逐步延伸到政策对接、效益评估、风险管控。

——“一带一路”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展。俄罗斯和中亚一些智库关注“欧亚经济联盟”“光明之路”等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以及周边安全问题;欧洲一些智库侧重分析“一带一路”框架下欧洲各国可发挥的作用,及其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东南亚和南亚一些智库主要关注“一带一路”项目实施情况和本国政府对华政策走向;美国一些智库更多从战略层面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影响及实施;非洲和拉美智库更多聚焦“一带一路”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国际智库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

——“一带一路”与当代中国。研究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表现,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行动,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研究认为,“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贸易便利化、国际产能合作等,加快了区域发展和互联互通,为地区和平稳定带来新机遇。

——“一带一路”与国际治理。研究认为,“一带一路”展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模式,将推动更多人文关怀、更加开放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

交流合作抓住机遇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表示,摆脱贫困、实现繁荣,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是可能的。从中国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即使长期深陷于贫困当中,只要政策、道路正确,就完全有可能通过一代人或数代人的努力摆脱贫困、走向繁荣。“一带一路”会给各国带来发展新机遇。

从中国的发展经验来看,一个国家要实现繁荣必须破除发展瓶颈。中国的一大经验是:要致富,先修路。而现在世界上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基础设施。“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抓手,将会给各国实现繁荣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林毅夫认为,智库交流合作有利于各国抓住时代机遇,实现民富国强的梦想。中国和东亚少数经济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证明,贫穷不是命运,实现繁荣是可能的。但是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不能简单照搬他国的经验或模式。各国智库要为各自国家的繁荣作出贡献,需要一方面学习成功国家的经验,一方面深入了解自己的国情,提出具体有效的建议,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就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为各国智库相互交流经验、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国际智库的一员,期盼与各国智库的朋友共同努力,抓住时代机遇,与各国共同实现繁荣富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