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郑州讯 记者郭冠军 通讯员王星报道 近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公安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促进执法监管长效常治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从健全执法查处、实行裁执分离、构建没收处置、加强行政与司法衔接、规范价格认定等5个方面,对自然资源行政执法监管长效机制进行了完善,有力破解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存在的移交难、移送难、执行难等问题。
《实施意见》要求,健全执法查处机制。探索实行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名义实行统一执法,推进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全面实施“一网两长”制,建立以田长和山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自然资源监管网络。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对拒不履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行政处罚决定的违法责任主体,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格局;实行裁撤分离机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案件,实行审查裁定与组织实施在法律主体上相分离的制度。负责组织实施强制执行的行政机关原则上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市、区)政府确定的行政执法机关,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工作。对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历史原因超出申请强制执行期限的案件,由县(市、区)政府、法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处理。检察机关依法对裁执分离的受理、审查、裁定、执行等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公安机关依法对无理阻挠行政机关组织实施活动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建没收处置机制。规范没收流程,解决没收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移交、处置不规范问题,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加强行政与司法衔接机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建立专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强化协作配合,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配合,依法加大对破坏耕地和非法采矿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规范价格认定机制。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涉及无销赃数额、销赃数额难以查证、根据销赃数额认定明显不合理,需要认定矿产品价格的,应当依法向同级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价格认定机构申请价格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