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转型发展

2021-03-11 13:49:01 来源:本网专稿 

——访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垫江县委书记蒲彬彬

□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王明高

□ 雷茂盛

轻轨穿楼、洪崖滴翠、两江夕照、空中索道、早春花海……一大批潮流新地标,让重庆这座8D魔幻城市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打卡目的地。这也让重庆一些区县领导开始思考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垫江县委书记蒲彬彬在接受记者“云采访”时,就建议支持重庆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蒲彬彬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重庆市立足特色度假资源,大力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度假需求的同时助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持续发挥。

蒲彬彬分析,重庆市旅游度假区发展主要有三大优势:

一是度假资源丰富。大山大水赐予了重庆丰富的生态特色旅游资源,拥有特色山地、优质温泉、广袤森林、山水湖泊、立体气候等丰富的度假旅游资源,可发展山地型、温泉型、森林康养型、湖泊型等多种类型的旅游度假区。

二是发展基础较好。早在2013年,重庆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支持旅游度假区建设的意见》,部署通过实施“三个一批”工程,即:命名授牌一批、提升创建一批、规划新建一批,打造一批旅游度假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引导旅游消费。2014年2月,首批命名授牌了10个市级旅游度假区,通过近年来的发展,目前已拥有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21家市级旅游度假区。

三是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重庆市旅游度假区由单一避暑向度假休闲、以旅游地产为主导向以度假服务为主导转变,旅游度假产品极大丰富,游客的停留时间大大增加,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均达到2夜以上。特别是旺季,大量游客长期居住在度假区内,度假房常常一房难求,游客量经常达到最大承载量,加之疫情催生的康养度假需求,重庆旅游度假区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2019年,全市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达6848万人次,过夜游客达2876.16万人次。

蒲彬彬认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具有较大的示范带动作用,能有效助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近几年发展,重庆部分市级旅游度假区持续优化度假产品、做精配套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已达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但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额有限,重庆乃至全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量都较少,无法充分发挥国家级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此外,旅游度假区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果没有国家级品牌支撑,无法享受国家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品牌建设和形象推广等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不利于引导旅游度假区发展和度假休闲旅游的转型升级。

蒲彬彬呼吁相关部委及时出台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新标准,以便地方对标对表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重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力度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