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康养”一体化模式落地还有几步要走

2021-03-11 13:45:05 来源:本网专稿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勇

□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袁琳

“‘医康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模式,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创新,可以全面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加速推进医康养结合发展,代表着养老服务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提案中如是表述。

记者注意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第四十五章第三节专门提出,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民政部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周勇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主要为“医养结合”“康养结合”“医康结合”三种模式。通过对比就会发现,无论哪种模式,都会导致“医”“康”“养”某一个方面的缺失,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

据他分析,目前已有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普遍面临运行效率低、盈利难等挑战。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20年4月,全市已备案运营682家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率平均仅40%~50%,满住机构仅有10%。经营方面,在考虑政府补贴前提下,实现盈余的养老机构仅占4%。

“因此,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区域级康养医疗配建设施建设,推动‘医康养’一体化养老模式落地,为解决养老服务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周勇说。

那么,“医康养结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周勇解释道,“医康养结合”是指增加区域级康养医疗配建设施,打造以“康养机构+社区医院”相结合的综合一体化模式,面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医疗卫生方面的服务。

周勇建议,首先,加强区域配建规划,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旧城改造过程中,设置明确规划条件,在一定人口规模的城市片区内,配建一定规模的‘医康养综合体’,出台招标制度,设置合理地价,综合考评企业运营指标和服务口碑,支持优秀运营企业获取设施,开展养老、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满足本区域长者需求。”

其次,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建议优化审批服务,加强备案管理。通过绿色通道,简化“养老机构运营许可证”“医疗机构运营许可证”和“医疗社保相关资质”手续,将三证快速提供给具备资质的养老服务企业,实现“医康养综合体”项目快速启动、稳定运营。

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养老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将“医康养综合体”的运营权交由具备医疗资质的养老服务企业负责,或通过养老运营企业和医疗运营企业合作经营,促使养老服务企业充分调动医疗、养老服务资源,以医疗收益反哺养老部分,为社会提供稳定的“医康养”综合服务。

再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建议加强“医康养综合体”项目用地供应,并参照社会福利用地性质设定地价,如用地为公有产权,则可设定使用年限及使用权出让规则,吸引社会上优秀养老运营企业获取用地资源。推动税费减免、创业补贴、投融资支持等优惠扶持政策落地,降低养老项目的电、水、取暖等费用标准,为养老机构减负,增强企业运营能力。

此外,还要完善人才支撑体系,提升行业社会地位。“我建议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企业内训’三级人才培训体系,健全养老服务培训机制。”周勇说。

周勇表示,在养老护理类专业领域,试点实行“学历证书+护理、康复等多类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并给予学费和就业政策倾斜,吸纳优秀学生进入养老护理领域,良性引导社会对养老行业的认识。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