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降初:行百里者半九十 乡村振兴在路上

2021-03-11 15:26:08 来源:中国改革报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受访者供图)

有着“一年行程10万公里”之称的扶贫干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上个月刚刚参加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获得先进个人称号。此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二度上京参加全国两会,他积极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言献策。3月8日晚,身穿一身蓝色藏袍的降初在代表驻地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接受了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上次来京,是作为获奖者,心情很激动。脱贫攻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能够参与其中并被肯定,很荣幸。这次来京,是作为人大代表参政议政,责任重大。要把上次激动的心情转化为这次参政议政的动力,扎实做好人大代表工作。

有底气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从2016年4月从事扶贫工作开始,降初的“攻坚路”已近5年。“四川贫困县比较多,分散在全省东南西北边角,即便365天在基层,时间也不一定够。”降初说。据了解,2020年四川省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6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特别是彻底攻克凉山深贫最后堡垒,让彝区又一次实现“一步跨千年”。截至2020年底,四川省共有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7.77万户25.59万人,全部落实了帮扶措施。全省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消除,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全国决战决胜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贡献了四川力量。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我们还是有底气的。”降初笃定地说,规模性返贫的“两不愁”已经不会有问题了,“三保障”是制度性安排,也不太会发生规模性的问题。所以目前主要的工作还是围绕增加群众收入。降初以四川的脱贫攻坚经验为例,他表示,增加农民收入首要就是要壮大产业。“比如四川凉山是深度贫困地区盐源,虽然这个地区海拔高,发展产业有一定难度,但是当地政府三十年如一日一直在抓,坚持不懈,该改良的时候就改良,该加强管理的时候加强管理,到今天盐源的苹果产业规模、收入比重都是相当不错的。”

 

降初表示,下一步产业兴旺的任务相当艰巨,需要因地制宜,更要久久为功。

坚持“123”的工作思路

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今后一段时间“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如何防返贫?降初表示,重点是坚持“123”的工作思路。“1”是坚守一条底线,守住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是要健全两个机制,包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和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健全防返贫机制的核心就是三个‘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降初说。

 

 

 

早发现。就是要合理确定监测标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健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强化各行业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拓宽农户线上自主申报功能,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及早筛查、预警、发现易返贫致贫人口和风险点。早干预。严格动态监测,把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作为主要监测对象,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因病因灾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等人口,定期监测其“两不愁三保障”等状况,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

 

 

 

早帮扶。精准分析返贫致贫风险点,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始终把稳定增加收入作为防止返贫的根本性措施,完善就业帮扶、产业帮扶、社会保障等政策体系,确保易返贫致贫人口享受同等政策,及时消除风险;强化定期走访,对已消除风险的对象,做好跟踪回访。“3”就是突出三个重点,分别是稳定收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帮扶和激发内生动力。

 

“如今脱贫攻坚战打赢了,但作为一名扶贫战线‘老兵’,担子还不能卸下。”降初说,“总书记经常教育我们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四川脱贫攻坚任务虽然已经完成,但乡村振兴我们还在路上,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图为降初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接受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采访。

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国县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已经成为我国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消费增长空间向小城市和县乡市场下沉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里也提到,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

 

 

 

对此,降初表示,县域是连接广大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生产和消费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之一就是要构建完善的内需体系,而构建国内消费体系的潜力也在于广大乡镇和县城。“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因此,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降初说。

 

 

 

他进一步指出,过去为了缩短城乡距离、缩小城乡差距,我们更加注重硬件设施建设,而现在,应该转变为以“县”为基本单元,切实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包括教育、卫生、社保等。采访最后,降初表示,中国的问题还是需要用发展来解决。“乡村振兴的深度、难度、广度不亚于脱贫攻坚。”他建议,乡村振兴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参照脱贫攻坚实践经验,将精准理念、方略全面植入乡村振兴工作,设立同“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的“2035年基本实现乡村振兴”这样的目标。明确如“两不愁三保障”这样的形象标准。同时,强化机构职能,“不能把组建乡村振兴机构简单理解为换牌子,而是要强化机构职能,加强工作力量。”降初说。

 

 

 

正如降初的名字一般,不降标准,不忘初心。(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袁琳)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