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贵州-中国改革报看贵州,贵州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罗强:稳政策 促增收 奋力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2021-03-10 22:01:47 来源:新华网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长罗强。新华网发

新华网贵阳3月10日电这里是歌舞天堂、节日海洋,是原生态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之一,是旅游者向往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但也曾是贵州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市州。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长罗强接受新华网专访,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给苗乡侗寨带来历史性变化,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政策回答了提问。

图为黔东南州榕江县油菜花竞相绽放,阡陌田园,秀美壮观。新华网发(王炳真摄)

新华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之一。目前,全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作为民族地区,您觉得黔东南州有哪些重大变化?

罗强:黔东南州曾经是贵州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市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党的民族政策,汇聚力量集中攻坚,全州13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185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30.81万人搬出大山,是全省减贫成效最明显的地区之一。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胜的关键,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就黔东南来说,我认为有三大变化尤为可喜。

一是交通之变,发展条件有大提升。贵州省最后通公路的县、乡都在黔东南州,曾经是全省交通的末梢,而今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厦蓉高速、沪昆高速等横跨全州,黔东南变成了贵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交通区位实现了历史性改善。黔东南州自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后,致力于打通“毛细血管”,到2018年就实现了30户以上自然寨全部通硬化路。乡村公路的通达,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也逐渐揭开了苗乡侗寨的神秘面纱,带出了大山里的珍馐美味。西江千户苗寨通了高速,游客倍增,成为全国知名景点;从江县的香禾糯、茶油走出大山,卖到了澳门。现在,走进苗乡侗寨,一条条宽敞整洁的公路绵延于绿水青山之间,蜿蜒至各村各寨,恰似彩练当空舞,又如玉带云中绕。

图为黔东南州凯里市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新华网发

二是住房之变,生活环境有大改善。房子是生活状况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一楼用于圈养畜禽,二楼以上作为生活区,“人畜混居”是困扰黔东南偏远山区群众的千年陋习。倾斜、透风漏雨的房屋也不在少数。住房保障贵在精准,黔东南州累计实施了6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整治了6.23万户透风漏雨的老旧住房,完成了4.45万户“人畜混居”住房治理,农村居住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群众从“忧居”到“安居”,从“安居”到“宜居”,从“宜居”到“乐居”,尤其是苗侗特色的房屋,从单一的居住功能扩展到发展经济功能。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在2018年前,还是一个脏乱差的贫困村,通过保护性改造,发展乡村旅游业,现在已经建成3A级景区,实现了华丽蝶变。如今的苗乡侗寨,房屋整洁明亮,环境干净迷人,乡风文明扑面,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诗和远方。

图为黔东南州丹寨县干改村村民在哈密瓜种植基地整理刚刚采收的哈密瓜。新华网发(黄晓海摄)

三是思想之变,内生动力充分激发。扶贫先扶志。黔东南创新开展扶志转勤、扶勤转能、扶能转富的“三扶三转”,鼓励老百姓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靠自己的辛勤创造美好生活。坚持授人以渔,让群众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创造价值的本领。“十三五”期间,全州免费培训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近70万人次,11.5万打工者返乡领办产业项目。现在,黔东南农村逐渐改掉“冬季田土闲,回家过大年”的陋习,坝区复种指数由2018年的1.1提高到2左右,林下经济风生水起。如果说封闭是历史形成的,那么开放就必须靠时代引领,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广大干部沉到一线精准帮扶,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激发了梦想,增强了信心。而且,这样的思想变化是普遍存在的。

新华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黔东南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罗强: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成之惟艰,刚刚脱贫的群众收入水平还不高,基础还不牢,现在黔东南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000元至6000元之间的农村人口还有3.7万人。我们必须全力巩固住、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开乡村振兴。

一是稳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用好过渡期政策,不踩“急刹车”,保持帮扶关系总体稳定,帮扶力量不减。健全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要求,重点监测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及时、精准给予帮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及时纳入社保体系,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图为黔东南州剑河县食用菌产业园。新华网发

二是促增收。实践充分证明,就业是最有效的脱贫渠道,产业是最长远的脱贫之策。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要继续突出抓好就业和产业,并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业方面:我们重点抓好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全州组建了17家国有公益人力资源公司,成立了2269个劳务合作社,在劳务输出地派驻32个劳务联络站,以县为单位对接用工需求,有组织地输送劳务人员。2020年新冠疫情严重时期,通过免费专列、包机、直通大巴等方式,让44万农村劳动力安心外出。今年大年初三,我们就开始组织“点对点”劳务输出,让回乡农民工及时返岗。产业方面:近年来通过农村产业革命,我州的油茶、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参与其中的老百姓持续增收。今年,我们制定了产业振兴三年倍增计划,坚持长短结合,推动短平快的扶贫产业向全链条的长效产业发展,培育农村主导产业。推动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态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康养产业,打造一批主题各异的风情小镇,培育众多的农家乐、旅游客栈,让更多的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受益。

图为黔东南州美丽乡村郎德苗寨。新华网发

三是补短板。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我州的宝贝,数量位居全国市州级第一,这些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在乡村建设中,坚持把村庄规划和风貌管控摆到重要位置,防止大拆大建,切实保护好村庄风貌。加强对“两不愁三保障”的监测,继续补齐短板,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强化扶贫资产监管责任,让公益性项目持续发挥作用,生产性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加强乡村治理,推进移风易俗。

四是增活力。加大开发式帮扶力度,加强农村人才培养,让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积极参与产业、主动创业就业,靠自己的努力开创美好新生活,坚决不搞发钱养人。从今年开始,我们每年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活动,对示范村给予奖励。

图为黔东南州锦屏县万亩林下石斛基地。新华网发

新华网:黔东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搬迁群众现在的情况如何,您们怎样来做好后续扶持的“后半篇文章”?

罗强:全力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难题,是攻坚贫困的“当头炮”,我们在全省率先以县城集中安置为主,将7.06万户30.81万人搬迁进城。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搬迁规模大。我州搬迁人数占全省搬迁总人数的19%,全州实施了9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形成59个安置区,其中1万人以上区有9个。二是脱贫效果好。搬迁人口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比为95%,因搬迁脱贫的人数占脱贫总人数的24%,是精准脱贫“五个一批”中受益最多、改变最为彻底的群体。比如凯里市在城区建成5个安置点,6.3万搬迁群众一步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三是社会效应好。大批群众搬迁进城,缓解了农村发展压力,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同步开展“志智双扶”,移民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自主脱贫信心增强,由衷感恩党中央。经贵州省抽查,我州移民群众对搬迁安置工作满意度为99%。2019年4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议在黔东南州召开。我州易地扶贫搬迁法治保障项目被评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图为黔东南州丹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家制衣加工企业,搬迁群众在加工外贸服装。新华网发(黄晓海摄)

黔东南州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基本得到解决,但要实现“能发展”,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继续抓实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一是盘活资源,保障搬迁群众收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盘活迁出地耕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积极引导易地搬迁人口落户城镇,对暂时不愿意落户的,为其办理居住证和市民证,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待遇。二是实施就业工程,保障搬迁群众生计。发展城市经济,引导搬迁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推动自主创业,扶持银饰、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等小微企业。利用社区经营性资产、物业等资源促进就业,针对搬迁群众开发公益性岗位。三是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补齐安置区基础设施短板,合理规划生活超市、综合服务社、餐饮服务、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场所。改善安置小区居住环境,合理融入苗族、侗族等文化元素,留住“美丽乡愁”。四是完善基层组织,提升移民社区治理。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居)委会为主导,居民群众为主体,各类服务机构、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和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

[责任编辑:李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