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重庆团五位代表委员畅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03-07 17:30:28 来源:改革网 雷茂盛

核心提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今年,我国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重庆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月7日,重庆团举行第二场两会“云”记者会,邀请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彦㛃,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国东,全国政协委员、民进重庆市委副主委张洪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现将他们在“云”记者会上的发言整理成文予以刊发,敬请垂注。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

扮靓“绿水青山”颜值做强“金山银山”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县委书记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奔向新生活、接续新奋斗,我们必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扛起“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脱贫攻坚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巫山是重庆十四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近年来,我们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全民动员、尽锐出战,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2018年8月,巫山正式宣布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全县120个贫困村、2.46万户8.9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的解决。巫山脱贫攻坚主要体现出了“三个前所未有”的特点:一是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们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县委、县政府思考的最多、花的精力最多、使的力气最大的就是脱贫攻坚工作。二是投入强度前所未有。近年来,累计整合各类扶贫资金80余亿元,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交通、教育、卫生、产业、就业、社会保险等民生领域,实施了一大批脱贫攻坚项目。三是农村变化前所未有。巫峡大地变成了“花果山”,漫山遍野种满了“摇钱树”,田间地头挂满了“金果果”。房子安全了,自来水到家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再也不用为看病、上学发愁,坐在家里就可以做买卖,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是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形成了三个方面成果:一是形成了高效组织体系。“五级书记抓扶贫”、书记县长“双组长制”、“指挥部+战区制+包干制”指挥责任体系等党建引领下的政治优势,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组织保障,也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借鉴。二是打下了坚实物质基础。全县通村通畅率100%、通组通达率100%。累计铺设管道2.23万公里,农村集中供水率和管网入户率均达99%以上。动力电、光纤通讯覆盖率100%。因地制宜发展脆李、柑橘、中药材、核桃、烤烟、生态养殖为主的“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85万亩,经济作物比重达到70%,亩均产值是传统农业的5倍以上。其中,巫山脆李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先后荣获“中国气候好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19.08亿元,位居全国李品类第一;“巫山恋橙”已成为三峡库区知名的鲜食柑橘品牌,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巫山庙党”位列四大名党之首;“巫山烤烟”成功入选中国原产地特产百科烟草类条目。越来越多的巫山生态农产品走向大市场、卖出好价钱,也提升了农村群众的收入,从2015年的7733元增长到2020年的12161元,年均增长9.5%。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三是培育了宝贵精神财富。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得者毛相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李春奎、王荣刚、严克美、魏宗平等一批先进典型,培育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展现出千辛万苦“难不住”、千山万壑“困不住”、千家万户“闲不住”的精神状态,这既是我们能够战胜贫困的强大动力,也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只要我们将这些组织优势、物质优势和精神力量转化好、运用好、发挥好,就一定能站到新的更高起点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三是因地制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集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因地制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重点要做好8个方面工作。一是粮食稳村。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把“田”守好、“粮”种好、“仓”稳好,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二是产业兴村。坚持市场导向,持之以恒发展壮大“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接二连三”步伐,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既做强产业,也推出产品,更创造产值。三是生态美村。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土绿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做好农村面源污染处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乡村。四是建设强村。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完善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改革活村。深化农村“三权分置”“三社融合”“三变改革”等综合改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六是文明润村。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挖掘农耕文明,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农村各种阵地平台,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七是创新治村。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和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乡村善治格局。八是以城带村。促进城乡要素双向循环,推动优质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四是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巫山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将立足新发展格局,抢抓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着力在四个方面实现“华丽转变”。一是实现乡村面貌之变。将发展产业与国土绿化结合起来,持续发展壮大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康养、生态工业为主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既扮靓扮美“绿水青山”的颜值,又做大做强“金山银山”的价值。二是实现治理主体之变。全力打通资金、管理、人才等城市要素和工商资本上山下乡通道,加快搭建起各类人才大展拳脚、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逐步形成以农民为主体,多元参与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格局,着力破解“空心村”难题;同时,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为乡村治理赋能。三是实现发展动能之变。探索以“党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化“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加快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等现代农业模式全区域覆盖,有效盘活各类闲置资源,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实现农业地位之变。立足新发展格局,打造巫山脆李、巫山恋橙、巫山中药材等“金字招牌”,将巫山打造成全国重要生态产品供给地,让更多“生态宝贝”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在2958平方公里的巫峡大地上,铺大地为纸、以时代为题、用山水作画,65万巫峡儿女一起挥毫,绘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壮丽画卷。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

力推“农旅”融合打造美丽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明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今年中央1号文件已于2021年2月21日正式发布,文件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十三五”时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十四五”期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中央认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基础,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根本。在产业兴旺的内涵元素里面,农村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显示出了其独特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把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作为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和生活场景等资源是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根基和保障。结合党中央提出的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契机,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旅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有利于提升城市与乡村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缓解“三农”问题,促进土地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力推进新时期“农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是关系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实践。“农旅”融合发展,能有效盘活农村集体闲置的荒山荒坡、堰塘水域、湖泊、森林、历史文物、古院古宅、古树名木等资产资源,吸引大量的城市资本下乡投资兴业,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按照“突出特色,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科学规划”的发展原则,积极培育农村各自的特色产业和亮点优势,为广大游客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都能亲自参与和感受到农村的农事体验、农耕文化、赏花品果、休闲观光、高山避暑、滑雪观景、民族节庆活动等方面的趣味活动,有力地拉动“农旅”融合发展。同时,吸引广大的游客深入农村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购农家物,既能切实解决农民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又能满足游客朋友“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实现双赢。通过“农旅”融合发展,还能吸引更多的在外务工经商的人员返乡创业,有效拓宽回乡创业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创业的压力,真正实现足不出村、足不出社、就地挣钱的美好愿望。而且还能有效缓解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重大疾病患者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和监护的家庭压力和社会矛盾压力,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安稳和谐。

通过农业产业化以及延伸的旅游产业、休闲观光产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就业、促使农民、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发展,保障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把推进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让每个村落既是生活区又是生产区,还是风景区,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宏伟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彦㛃:

将品牌建设贯穿农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总书记这一论断不仅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建设品牌强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现实路径,也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作为一名来自农业战线的代表,在投身农业产业事业十多年的历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产业兴旺基础在农业。农业现代化我们提了很多年,经过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我认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更加契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走品牌化农业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品牌化也应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代表团讲话中也提到“发展优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牧民收入。”这些重要的讲话精神都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峡库区柑橘产业是农业农村部规划的唯一加工类甜橙产业带,要建设亚洲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但多年过去,虽然基础实力日益完善,但是品牌多而不优,缺乏重点培育,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在分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两会,我结合国内农业发展的现状,立足有力促进乡村振兴,提出了关于构建农产品品牌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现阶段,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的冲击,是中国农业品牌走向全球的新挑战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危和机总是同时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我们需要准确识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强品牌建设,加快品牌升级,将品牌建设贯穿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让中国农业品牌成为国内外消费者共同的追求。

对如何推动中国农业品牌的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以创新推动品牌发展,努力打造高端高质品牌,可以建立智慧农业大数据系统,充分运用5G网络、物联网技术建设农业大数据系统,让农业生产用地、品种种植分布、生长、产量预估等情况及时数据化,为政府发展规划、农产品安全、农产品供销、企业投资兴业等提供有效支持;二是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打造高质量高价值的农业品牌,要不断完善从选种、育苗、标准化建园、种植管护、采摘、加工生产、产品分级分类到包装运输等方面的标准制定,根据不同国家要求梳理出口和内销的标准,使标准化贯穿产供销的全过程;三是创建特色品牌,努力打造地域性标志品牌,促进品牌规模化发展,加强优秀品牌的宣传推广工作,例如在去年农交会上,农业农村部已经开始进行农业品牌的创新营销工作,首次专场推介农业企业品牌,得到了好的市场反应和企业的认可。为此,宜进一步加大力度,持续重点推介各行业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发展潜力大的代表企业、农产品;四是需要建立政府赋能农业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农业产业发展和品牌培育都是周期长的过程,建立政府赋能农业品牌的长效机制,才能够为优秀农业品牌健康稳定发展壮大更好地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归国留学生,我已经投身于农业产业事业十多年,深知农村发展的艰辛,也看到与国外现代农业的差距,但更多地感受到的是党和国家支持农业大发展、好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走进新征程,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更加决心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中国美丽的农村土地上,带领企业持续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做好柑橘全产业链“链主”企业,发展种养加结合生态循环智慧农业示范产业链,通过5G、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可看、可用、可复制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集合重庆柑橘产业优势,整合国内外柑橘资源,打造全球领先的柑橘供应链平台,应用新科技减少废弃和能源及水资源消耗,以输出更多健康和营养,不断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为食品技术和农业初创公司提供技术与运营支持,建设可持续食品供应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国东:

重庆农村实现千人聚居点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中央一号文件把生态振兴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来抓,对新时代新阶段的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是统筹推进综合整治,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二分离、三结合、四模式、五统一”要求,开展全市涉农村社生活污水、黑臭水体调查摸底,组织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搭建农村污水处理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修订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完善设施水质监测制度,编制运营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估指南,召开农村污水治理工艺模式现场展示会,印发《重庆山地生活污水治理工艺模式汇编》,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治理。全市完成4543公里乡镇管网建设和304座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9219个涉农村社累计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765座并纳入规范化管理,1030个建制镇街和20%的行政村社生活污水实现集中有效处理。2020年实现农村千人聚居点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污水治理“五位一体”长效运营体系基本建立。

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近年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委等相关部门,按照《重庆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围绕“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总体目标,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持续上升,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32%。24个畜牧大县(区)全部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健全源头控制、过程跟踪、末端督查的全过程环境监管机制。28个任务区县划定水产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禁止在江河湖库及三峡库区175米水位淹没区内采用网箱及投放粪便等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产养殖。实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管理交易制度,全市累计建成乡镇废弃农膜回收网点1130个、村级回收网点1096个、农膜分拣贮运中心35个,实现全市涉农乡镇(街道)全覆盖。加强秸秆资源化管理和露天焚烧执法劝导,2019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17%(待国家审核),秸秆露天焚烧现象有效遏制。

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示范。设立生态制度、生态设施、生态行为、生态文明4大类32项评估指标,推进乡村环境宣传教育、村规划引导、山水田园系统治理、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4项重点工作,全市创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试点示范乡镇140个、村社200个,示范带动农村逐步形成“一户一美、一村一景、一镇一画”的发展格局。

二是多措并举强化保障,服务乡村民生与发展。保障农村饮用水源安全。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1335个、实施规范化建设624个,水质达标率逾90%。实行农村饮用水取水、制水、供水水质全过程监管,实施从源头到水龙头全过程控制。有序推进“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推进农村“有饮水”向“有清洁饮水”转变。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市级筹资18亿元支持新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技改扩容,并对区县购买乡镇污水处理服务实行差异化补贴,推动全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达标排放“全覆盖”。整合涉农资金,建立以区县为主的政府投入体系。构建以重庆环投集团特许经营为主导、各区县第三方平台多种经营和乡镇直接管理为补充的污水处理“投、建、管、运”一体化运营模式。

保障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近3年累计争取各类资金3.5亿元支持14个贫困区县补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建成污水管网2560公里,改造治理设施31座,181个涉自然保护区“两不愁三保障”扶贫项目已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受自然保护区影响而难以实施的问题。

三是聚焦农业面源污染,建议完善有机肥激励政策。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当前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矛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将成为未来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方向。化肥使用看似与水污染防治不直接相关,实则息息相关。化肥过量使用,最终都会渗透到地底下,污染水资源。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中的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而对减少化肥使用,推广使用有机肥还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考核办法。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对比化肥,有机肥存在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这增加了运输、使用成本,也成为当前部分地区化肥使用不降反增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机肥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环节都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扩大有机肥的使用范围。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完善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加强统一监督管理。加强与市水利、市城管等部门沟通配合,“严防死守”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全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县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开展河流、水库断面自动监测试点工作,不断增强水源地水质预警预报能力。

统筹城乡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源头减量、过程管控、就近纳管、集中达标、分散利用、运行长效”的原则,通过摸清环境底数、科学编制规划、统筹设施建设、强化技术支持、严格监督管理、抓好示范引领、完善长效机制等措施,逐步构建区县主责、部门主管、乡镇主事、村社主体、村民主角的“五级责任“机制和以第三方平台运营为主导、乡镇直接管理为补充的运管模式。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监督指导。按照“理清底数、明确影响、重点监测、分区评估”的总体思路,系统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全市现代农业园区、种植大户、蔬菜基地农业面源数据库,摸清底数,启动环境质量监测,逐步实行清单化管理。结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成果,探索建立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型,开展污染风险评估。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重庆市委副主委张洪

充分发挥林业事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更大作用

乡村振兴事关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指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推进“五个振兴”,绘就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美好图景。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了遵循和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方针,均与林业事业密切相关。林业工作的主战场恰恰在农村,重庆90%以上的林地是农村集体所有,林业产业属于大农业,林业事业最直接的服务对象是农业农村农民,林业的主要从业人员是农民。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是林业部门的应有之义和职责所在,发展林业事业必将大力促进乡村振兴,推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十四五”期间,全市林业部门将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把“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做大做优升价值和把“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做通做实能变现这两大着力点,做好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能力提升“四篇文章”,以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重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十大工程为抓手,努力实现从绿化到彩化美化再到美丽的渐进式提升、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常态化实现。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森林蓄积量达到2.8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林业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5%左右,切实为全市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夯实农村生态本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补齐制度短板,健全林地、森林、湿地、草原保护制度,进一步保护好林业各类资源,夯实农村地区生态本底和根基。加强共建共保、联防联治、联合执法,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地区林草资源保护。全面实施林业资源“一张图”管理,严格林地、湿地、草地用途管制、分级管理和征占用定额管理。科学确定公益林和商品林比例,把所有的天然林、公益林都保护起来,按照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原则,严格林木采伐限额管理。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科学构建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适时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探索开展执法力量下沉,赋权有条件的乡镇,严格林业执法,加大防火、防虫、防侵占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行为。

二是强化绿化彩化美化,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坚持量质并重、以质为要,存量增量并举、优化存量为主,统筹推进山上、水岸、林中、田旁、湖周、草丛绿化彩化美化,系统治理,整体提升,努力实现乡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水草丰茂,村庄融入绿水青山、美丽田园之中,让山水林田湖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为重点,点线面结合,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拓展城乡间绿色生态隔离区和连接带,加快消灭荒山荒沟荒坡,大力开展“四旁”造林绿化。精准实施植被改造、林相升级,分区施策,科学搭配,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宜果则果,推广珍贵树种下乡,推进森林乡村、绿色新村、彩色森林建设,加强古树名木、传家树、风景林培育管理,确保森林、草原、湿地质量和景观效果,全面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

三是强化绿色产业发展,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立足当地特色,充分发挥全市山地、林地面积大的资源优势,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积极为农业强助力。以木本油料、笋竹、林下经济、中药材、珍稀用材、国家战略储备林、特色经果林等林业产业基地为基础,扩大面积规模,加强示范建设,提高基地产出。推行林产品加工园区化,大力引进和支持实力企业开展林产品深加工及流通贸易,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发展林业全产业链,以及巴南、长寿、永川等木材深加工园区,推进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林业经济附加值。以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为重点,利用丰富的森林、湿地、草原景观,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载体,继续培育推出一批特色森林人家、森林康养基地和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及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森林养生、森林疗养、森林养老、森林食品、森林运动、自然教育、小微湿地生态经济等新业态,吸引更多市民到乡村旅游。

四是强化生态惠民为民,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惠民为民上下功夫,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带动农民就地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富裕。继续保持生态护林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工程建设项目等支持政策不变、资金安排不变,为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服好务,防止出现返贫。巩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面深化林业“三变”改革,大力推进和规范林权流转,进一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盘活集体林业经济,进一步增加农民林业收益。深化落实林业科技1000名专家进1000村技术服务活动,开展常年性的先进实用技术指导和集中培训,按照林事季节及时抓好对乡镇、村社和林农需求的技术培训与服务指导工作。充分调动市级林业保障性苗圃作用,积极推广应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不断提高主要树种良种使用率。积极推进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大林业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转化,加强对农村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与帮扶,让农民看到效益、尝到甜头。(雷茂盛)

 

[责任编辑:张海疆]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