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不同 瓣瓣同心

——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七周年之际
2021-03-04 05:06:42 来源:本网专稿 

□ 中国改革报记者 李韶辉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三地关系。

记者日前从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7年来经过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区域重大战略已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任务全面完成。

功能疏解显实效

两翼齐飞展新姿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数据显示,北京市严格实施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等措施,坚定执行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20年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400多件,累计达2.32万件;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113家,累计达2872家;疏解提升市场、物流中心58个,累计达811个。

与此同时,为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北京“老城重组”有序实施,中南海—天安门周边及长安街两侧纵深范围内环境得到整治提升;北京“两翼”——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北京市30项市级管理权限赋权副中心并到位运行,雄安新区重点建设项目滚动实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显著。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也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2020年新区施工高峰期,有270多个工地塔吊林立、约10万建设者紧张施工。启动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北京援建的“三校”——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主体完工;起步区骨干市政道路等一批交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容东片区500万平方米939栋安置住宅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和保护,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重大工程。2020年上游流域49个有水断面中46个达到或优于Ⅳ类标准,白洋淀区国考断面均达标,白洋淀水质明显改善。2017年以来累计向白洋淀补水14.74亿立方米,非汛期淀泊水面面积由2017年的262平方公里增加到298平方公里,水位保持在6.8米以上,水体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华北之肾”功能加快恢复。

三领域跑出“加速度”

城市群重塑“新格局”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体化交通网络“连起来”。京雄城际北京至雄安新区段建成运营,实现从雄安站19分钟至大兴国际机场、50分钟至北京西站。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好起来”。生态联防联控联治力度不断加大,三地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优美了。京津冀深度节水及非常规水利用实施方案、加强京津冀湿地保护实施方案制定完成。2020年京津冀地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70.1%,比上年上升8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下降12%。

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中关村园区等重大产业合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产业合作持续深化,带动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转移。仅2020年1月~10月,天津从北京引进企业投资958亿元,占全市引进内资比重的40.8%,河北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单位3377个。

关键处落子,一盘棋皆活。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逐年下降。天津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滨海新区,加快补齐城市配套和社会领域短板,发挥武清、静海、宝坻、宁河、蓟州等区域性城市集聚人口、带动发展的作用。河北推进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张家口、沧州、承德、秦皇岛、廊坊等节点城市聚集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9年的57.6%提高到2020年的59%。一个新的世界级城市群正在京畿大地崛起。

在京津冀城市群布局不断优化的同时,周边地区联动协调发展亦持续推进。2020年,山西引进京津冀地区投资4728.5亿元,占全省引进内资比重25.1%;山东、辽宁、内蒙古等省区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济南引进京津冀地区投资829亿元,占全市引进内资比重11.5%。

协同创新“强起来”

群众幸福“多起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难点在协同,突破靠改革。三省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破除阻碍协同发展的显性隐性壁垒,协同创新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入推进。

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凸显。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昌平国家实验室挂牌成立。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388亿元、累计1221亿元。北京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新设分支机构610家、累计8364家,科技创新园区链加快形成。

重大改革举措持续落地。京津冀三地自贸区联动发展,北京自贸区高端产业片区正式挂牌;天津自贸区改革开放方案128项任务已完成123项,其中10项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河北自贸区推出首批16项制度创新案例。北京市出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天津市推出20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38个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可办”,河北省优化“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流程。

改革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2020年,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进一步深化,9所高职院校共下达跨省市单独招生计划1844名;6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京津冀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京津30家医院纳入河北省医保定点范围;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全部竞赛场馆达到测试赛条件,冬奥氛围持续升温……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带来的是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十四五”已经开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到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各有关方面仍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乘势而上,取得一批突破性的新进展,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