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赵锡南)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的要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目标,黔南州上下积极行动,攻坚克难,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多举措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保护河流水体持续向好。
抓设施补短板实现污水厂全覆盖。印发实施《黔南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并严格落实。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125座,处理能力达42.5万吨/天,污水收集管网1500余公里,实现建制镇以上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实现了辖区内乌江流域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推厂网化管理提升污水收集效能。率先在全省出台《黔南州城镇污水处理厂网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推进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管理,以购买服务方式落实管网专业管护运维单位,解决厂网分离管理问题。签订管护运维合同,实行绩效付费,倒逼运维单位通过强化排水户管理、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巡查排查、清淤疏通、封堵河水倒灌等方式提升污水收集效能,促进水污染防治。截至目前,全州已有荔波、三都和龙里3个县实现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管理。
强化执法监管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严厉打击污水处理设施超标排放等环境污染违法行为,联合环保部门印发实施《黔南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联合执法监督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杜绝全州污水偷排乱排,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据统计,2020年全州累计开展监督检查100余次,发现违法企业4家,处罚企业违法排污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