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猕猴桃“玩”出大智慧
贵州修文县以大数据赋能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
□王峰 曾平
近年来,贵州省修文县以“探路”精神超前谋划,从理念树立、战略制定、平台搭建、模型建立等入手,进一步推进“大数据+特色农业”战略行动,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活力逐渐激发。目前,全县已实现417家果园的猕猴桃种植、仓储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相关信息可追溯,覆盖全县6万余亩猕猴桃,并逐步延展到蔬菜、食用菌、养殖业。修文县农业云系统平台也已延展应用到贵州省毕节市、麻江县,四川省成都市、苍溪县等地。
种植可视
全方位呵护“放心果”
修文县建成集监控监测、生产管理、品质保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系统,并创新思维与中国联通贵阳分公司、周边知名景区、旅游企业以及物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搭建全时、全程、全域大数据观光体验平台。通过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后台中央数据分析系统对猕猴桃种植、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进行自动采样、分析、监测、预警,实现农产品信息全过程检索。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已培育的知名企业品牌包括7不够、采上果、猕香苑、米小猴、猕露、弥之源等,出口俄罗斯、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比如,“灵林农业”在谷堡镇折溪村打造占地1000亩的可视化大数据猕猴桃观光体验园,消费者通过该平台的“灵林农业”App、“灵林商城”微信小程序、“贵灵林”微信公众号等均可进行认购。认购后,消费者可随时通过手机查看认购的猕猴桃果树和实时环境数据,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果实成熟后可前往果园体验采摘乐趣,也可邮寄到家。2020年首次试水,“灵林农业”便有1000余株猕猴桃被认购,部分企业还组织职工消费助农。
智能监测
全流程信息可追溯
修文县开发建设农业云系统平台,通过前端种植物联网采集设备采集种植数据,与仓储加工和销售的有效数据互动,形成完整的数据链,实现了农产品种植过程透明、加工仓储数据清晰、销售数据反馈应用到种植。以大数据分析系统为支撑,推动大数据与猕猴桃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对品种种苗选育、种植、采收、分选、加工、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的覆盖,已获25项专利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统计显示,经过前期运营及预测,通过大数据功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和自然灾害产生的损失,精准指导农户使用农业投入品,产品准确投放市场和质量追溯保证,每亩节本增效约2000元左右,全县16.7万亩猕猴桃可实际增加产值约3.6亿元。在2018年、2019年数博会上,修文猕猴桃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获应用场景TOP100、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十大典型案例及“大数据+扶贫”十大应用案例榜首。
数据赋能
全产业链活力迸发
除利用大数据推进猕猴桃及其加工产品销售,修文县还致力打造全季节观光旅游平台,春季赏花、野炊,夏季垂钓、露营、漂流,秋季采摘、搞篝火晚会,冬季备年货,让游客全年都有得玩。建设集农事体验、休闲度假、避暑养生、户外徒步、体育休闲、科普示范等于一体的猕猴桃生态观光园15个,建成谷堡猕猴桃生态公园、猕猴桃印象展示中心。
目前,全县形成以六屯大木村、谷堡折溪村、久长石安新村、小箐岩鹰山村、大石石林村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带,引领全县乡村旅游发展。2019年,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3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22.68%和32.68%。2020年8月,修文县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0年9月,修文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为贵阳市首次申报和创建成功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