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讯)记者从黔东南州发改委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州保供稳价工作要求,黔东南州发展改革委认真念好“快、实、足、稳、严”五字诀,实施“强组织、清底数、足储备、稳价格、提战力”五大行动,多措并举统筹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以人民至上的高度责任感建立高标准物资保障体系,筑牢高质量生活物资保障网。
从“快”推进“强组织”行动,机制建立健全集成化
今年以来,州发展改革委召开多次党组会议,第一时间研究部署国家、省、州应急物资保障决策部署;8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专题会议,谋划安排全州重要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明确部门主要领导主要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科室抓具体的组织体制,抽调业务骨干专项负责州生活物资保障专班办公室日常事务,强化了统筹力、执行力,建立健全了一批工作机制。
建立全流程责任机制。及时研判保供稳价形势,制定实施《黔东南州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方案》,牵头完善《黔东南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应急保供“1+9”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优化工作措施,筑牢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确保各行业部门将责任担在肩上、抓在手上,全流程全要素保障重要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落地落实。
建立四级联络机制。明确州县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同志、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同为联络员的四级联络方式,确保高位推动、底层行动,构建“纵向打通,横向协同”的联动格局。
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围绕“两节”“两会”期间物资应急保供,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农业、市监、商务等部门及重点县(市)定期会商价格走势,及时研判预警,适时调节平抑,确保“综合问题,协商解决”。在联席协商基础上,建立各级行业部门主要领导、分管同志、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为成员的行业保障专班,确保“专业问题,行业解决”。
建立信息共享和舆情引导机制。组织州宣传、农业、市监、商务、融媒体中心、统计调查队、凯里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召开生活物资价格信息工作推进会,就率先推动凯里市建立生活物资价格信息共享发布进行专题研究,建立政府、部门、媒体、企业信息共享舆情引导机制,形成平稳惠民的市场态势和舆论氛围。
从“实”推进“清底数”行动,调研督查全面精准化
底数清,才能措施明。坚持一线工作法,摸清各保障环节底数,为保供工作提供方向遵循。一是会同商务、市监等部门深入20余家农贸市场、超市梳理全州粮油批发、零售库存情况,抽样选点组织近100人走村串寨了解掌握农户存粮情况,将政策性储备和社会化储备数量摸清摸透摸准,科学测算储备缺口,及时采购入库。按照“布点、强链、成网”要求,引导督促粮油加工企业开足机器扩大生产,优先保障本地供应。目前,辖区内政策性储备粮食可保障全州常住人口5.2个月市场供应量,远超储备规模要求。二是会同州农业农村局分四个专项工作组,于2月上旬赴全州16个县(市)开展督导调研,实地了解生猪、肉禽和蔬菜保供基地生产经营情况,详细掌握存出栏数量,种植面积、产量、上市时间、销售途径等信息,为保供稳价调度提供支撑。目前,全州生猪、蔬菜、肉禽蛋等生产稳定,供应正常。
强监管,才能保安全。成立督导组,于1月11日至15日深入全州16个县(市)粮油储备库、加工厂、应急供应网点、大型超市开展“两节”“两会”期间粮油保供及安全风险防范专项督导检查,对发现的运输能力不强、消防设备不足等18个问题形成台账,督促县(市)和企业限时整改,全州粮油保供安全风险整体可控。同时,协同部门强化对入境生活物资的检验检疫,坚持“人”“物”同防、确保物资安全。
从“足”推进“保供应”行动,调度储备供给扁平化
制定人民群众就地过年生活物资保障措施,强化部门对接,组织行业部门直接调度生产企业和保供基地,实行“日调度、日报告”,第一时间掌握全州生活物资信息,及时做好“货架子”的补充衔接。
重点生活物资有保障。会同州农业、商务、工信等部门持续做好粮油、肉禽蛋、蔬果等重点生活物资调度,每天掌握变化情况,隔天形成信息专报。引导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卖场、生鲜电商、物流配送企业保持正常运营,倡导社区、乡村零售网点春节期间每日正常营业;同时紧盯产储运销环节,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配送服务不打折、不打烊。引导支持全州40家粮油加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272个粮油供应网点不歇业,肉禽蛋蔬果等重要生活物资及时补仓进库、进入千家万户。
生产生活要素有保障。制定《黔东南州供暖季天然气“压非保民”调峰保障预案》《黔东南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水电油气应急保障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保障范围,联合部门开展“水、电、油、气”日调度、日预测,根据监测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断供隐患。目前,各生产生活要素保供正常,总体运行平稳。
中转分拨调运有保障。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积极推进应急物资中转站建设工作。1月25日、2月1日,组织商务等部门赴黔东南电商智能物流园、凯里银田物流园等6家园区和商贸城踏勘比选,通过深度对比考量,拟定凯里市苗岭农商联动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应急物资中转站建设点,并积极推动相关筹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应急物资分拨转运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进得来、分得快、调得出、供得上。
从“稳”推进“保价格”行动,监测信息发布协同化
发挥“日监测”管控作用。完善价格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保供稳价专班职能,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商品市场价格日监测工作的紧急通知》,及时调整价格监测频次,实行“日监测、日报告”,“两节”“两会”期间每天组织16个县(市)进入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药店等重点消费聚合点进行价格监测。截至2月9日,组织全州出动价格监测340人次,统计上报价格分析报表600余份,分析报告10期,及时掌握了市场动态,精准预测了价格走势,确保物价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州重点监测的猪肉、白菜、香蕉等25个民生商品总体价格平稳、供应基本平衡。
发挥“联合执法”巡察作用。2月9日,联合州农业、商务、市监部门及凯里市相关单位开展市场综合巡察工作,先后巡察了银田物流园农贸批发市场、凯里大十字佳惠超市、北京华联超市及兴凯、金玉、金井等农贸市场,了解市场重要商品及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情况,查访有无操作市场价格、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为群众购放心货,过舒心年保驾护航。
发挥“信息共享”引导作用。发挥信息共享舆情引导机制作用,按照定点、定人、定品种、定时间“四定”要求,选取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作为价格信息采集点,明确责任部门互通有无、同步审核、协作配合做好价格信息发布工作。1月以来,已在黔东南电视台、掌上黔东南等多家新闻媒体及发改、市监等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连续刊播保供稳价信息,形成了全面保障市场稳定、全面保障民生需求的强大舆论氛围。
从“严”推进“保战力”行动,应急保供演练实战化
为检验全州重要生活物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战时”保供能力,及时制定了《黔东南州2021年度冬春季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实战演练实施方案》,成立州生活物资保障实战演练指挥部,建立高效集中的应急指挥体系,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指导各县(市)制定演练方案,严格按照实战要求精心部署,并于2月6日晚间深入凯里市生活物资保障办公室查看实战演习安排部署情况,赴华联、大诚友超市和凯里银田物流园等物资调运点,调研企业物资储备、运输车辆安排、搬运工人落实等详细准备情况,保障演练效果。2月7日上午,州生活物资保障成员单位负责人集中州发展改革委现场调度,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部门分工调度,集成协作,各项演练工作迅速有序开展,达到了“高效联动、协同作战”的目的,实现了“1分钟响应、1小时送达”生活物资调运要求,并针对存在的不足立即开展补短板工作,为全面做好“两节”“两会”期间保供稳价补齐了弱项。
大考还在继续,保障还在持续。州发展改革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进重要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以保储备来保民生,以稳价格来稳民心。目前,全州重要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及生产生活要素价稳量足,充分满足百姓需求和“两节”“两会”期间保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