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两村的“山上戴帽 山下开发”新实践

2021-01-18 03:53:05 来源:本网专稿 

福建厦门市同安区联手厦门市委党校创办“高山党校”,带领两个高山村走出一条产业上从“输血”变“造血”、思想上由“输入”到“输出”转变的乡村振兴之路


□ 谢代文 林冰冰 林海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丁南

“我对厦门有很深的感情,当时厦门岛外有些村庄还很落后,我负责的工作中有一项是扶贫,常和村里的干部群众打交道,现在还时常想起那些老百姓,有机会到厦门,我很想去看看他们。”——习近平总书记“很想去看看”的村庄,是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的军营村和白交祠村。

“高山军营村,云上白交祠。”军营村和白交祠村作为全市海拔最高、最偏远的村子,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偏僻穷山村”。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于1986年4月、1997年7月两次远上军营村、白交祠村调研并指导村民脱贫致富,提出了“发展山区,首先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扶贫扶志”“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等发展思路。30多年来,村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念好“山上戴帽,山下开发”致富经,种树种果勤奋劳作,高山两村穷乡变富壤,山村变花园,昔日的穷山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脱贫致富样板村。

2016年,厦门市同安区联手厦门市委党校在军营村、白交祠村创办了市、区两级党校高山现场教学点,被当地人称为“高山党校”。党校教学与经营管理分离运营,由国企和村民参与党校管理运营,实现了党校办学引人流、百姓参股获丰收的目标。通过党校引领、培训研学、村民参与、联动合作,带动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增收创收,带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产业上从“输血”变“造血”、思想上由“输入”到“输出”转变的乡村振兴之路。

创新创办高山党校

启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太阳起来红支支,姑娘采茶四月天,茶乡来了总书记,乡亲日子节节甜……”2020年10月的一天,伴着闽南话民歌“莲花褒歌”的红色曲调,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村民们忙里忙外,自发组织了一个活动——2020厦门高山茶文化节,感恩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指导脱贫致富的恩情。

曾经,地处偏远贫困山区的军营村、白交祠村与日新月异的厦门经济特区格格不入。“地瓜当粮草,孩子当背包”一度是高山两村的真实写照,“吃一顿饱饭”则是村里人的一种奢望。今天,这里青山环绕、绿树成荫,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牵连万家,一座座小别墅错落有致,一幅“天蓝、水清、物丰、人美”的新村画卷呈现在众人眼前。

习近平同志在高山两村留下的精准扶贫思想和生态文明理念宝贵精神财富。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和实践,如何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军营村、白交祠村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了摆在同安区和高山两村的新课题。

2016年4月,为纪念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军营村和白交祠村工作调研30周年,厦门市委党校高山教学点和同安区委党校高山教学点在军营村、白交祠村揭牌成立。这个被称为“高山党校”的教学点,不仅是厦门市委和同安区委“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地,还是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的现场教学点。“高山党校”入选“厦门市首批红色文化经典线路”“厦门市首批理论宣讲轻骑兵示范点”,“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成为省、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示范基地”。“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自2020年5月份开馆到当年年底,共接待国内外528个团队2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截至目前,“高山党校”已经举办500多个培训班次,培训学员近4万人次,辐射吸引党员群众80万人前来参观学习考察。“高山党校”创办5年来,助推军营村、白交祠两村2020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分别达到70.2万元和45.5万元,比“高山党校”办学前的2015年增长了150.7%和230.7%;2020年两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665元和41,280元,分别比5年前增长215.7%和219.3%。“高山党校”成了带动两村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精品课程渐次开发

现场教学诠释初心使命

“以前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没有自己的茶叶加工厂,习近平同志来调研了解情况后,拨了70万元给我们村建厂和购买设备,我们的茶叶品质有了质的飞跃。”军营村党支部书记高泉伟是“高山党校”特聘的讲解员,他一次次向党校学员宣讲着村里茶产业的变化。

“30多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嘱托,大力种茶种果,现在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茶产业和旅游业都发展起来了!”白交祠党支部书记杨明福开心地说。

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山两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茶叶,但茶园种植面积小,茶叶质量也粗糙,卖不出好价钱。习近平同志指导村民们上山开垦、整理土地,山坳种茶叶,山坡种水果,山顶种树木。如今,两村茶园面积达上万亩,成为厦门市重要的出口茶叶种植基地。

“我的蜕变既是个人成长印迹,也是村民增收致富的见证。”恒利茶叶公司总经理高树足是军营村返乡创业代表之一。1994年,他返乡兴建茶园,开办加工厂,成立军营村茶叶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模式推广新技术,历经30年打拼,高树足与村民们一起逐步做大做强了“高山茶”产业。

“感受高山两村3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校学员的必修课。”同安区委党校副校长叶碧星说,为让新思想真正入脑入心,增强党性教育的效果,这所办在高山上的党校不仅开发了44个精品课程,还开辟出包括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诠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白交祠村口、军营村杮子林、九龙溪,以及讲述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的高泉国旧居、军营村部、杨文王旧居等在内的15个高山党校现场教学点,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与使命。

红色底蕴绿色发展

高山党校接续新使命

“党校办到高山上,教授请进家门口,学员深入田间地头,百姓获得双丰收。”同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叶文彬曾亲历高山党校的创办过程和起步阶段,他感慨地说,“高山党校”的创办,让身处偏远山村的村民接触到更多的新思想和新经营理念。“同安‘高山党校’没有建设专门的教室、宿舍,教室是用空置的小学教室,学员吃住都在村民办的民宿、农家乐和合作社办的食堂。”党校学员统一安排食宿接待,带动了当地民宿和农家乐的规范化经营。

军营村西营民宿主人高水银经营着有20间客房的特色民宿和农家乐餐厅,还有水果采摘场和钓鱼场。他开心地聊起“高山党校”创办后给他们家带来的变化:“原来我们这儿周末才有人气,高山党校成立后,很多学员住在村里,极大地提高了民宿的入住率,带来可观的收益,我们家一年能有近百万的收入。”

目前,军营、白交祠两村已有30余户村民加入民宿经营行列,一批年轻人开办的精品样板民宿也成为网红打卡点。“阿婆,您这儿的地瓜还有吗,我想购买两箱,太好吃了。”军营村委会门口的乡村集市上,来自三明旅游的陈先生品尝了村里的番薯后连连称赞。

除了茶叶和地瓜,高山两村村民们生产的生姜、大白菜、萝卜干、小番茄、柿子饼和蜂蜜等,也成为游客和党校学员争相购买的当地特产。军营村党支部副书记苏海亭说,为方便村民销售农产品,两村党支部引导村民组建茶叶、果蔬、畜禽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了产品销售平台,办起了农村淘宝店,运用互联网增加村民收入。

“作为厦门市‘五位一体’试点村,军营、白交祠村自觉担负起为全市乡村旅游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发展道路的使命。”叶碧星说,在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高山党校”牵头引进地方旅游龙头企业,以旅游、文创为手段,挖掘红色底蕴,搭建高山红色教育基地,高山两村悄然变成以红色文化引领的“党建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区”和“高山乡居村落型休闲度假区”。总书记念念不忘的厦门偏远高山村乡亲们的日子正越过越红火,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意气风发、矢志前行。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