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探索城乡融合发展“巴州实践”

2021-01-14 10:47:43 来源:中国改革报 编辑:李艳婷 

四川巴中市巴州区不断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壁垒,释放“人”的活力、深挖“地”的潜力、激发“产”的动力、打造“乡”的魅力,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今年的姜黄长势不错!”冬至刚过,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60多岁的居民李国金就在地里忙活起来,说话间扯出一窝姜黄,高兴地向大伙儿展示。身子骨结实的李国金通过村里的种植产业园区租了10亩土地,变身“股民”,梦想也从这片土地发芽。

地处秦巴山区腹心地带的巴州区,是四川发展最不平衡最不充分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巴州区利用自身优势,紧扣脱贫攻坚,通过“村民变居民、农民变股民、务农变务工”的“三变”模式,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弊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村民变居民

人与环境融合生活有新意

冬日温暖的阳光洒在郁郁苍苍的巴州区水宁寺镇山村,一栋栋统规统建的白色小楼房显得格外亮眼。56岁的龙台村居民何翠兰背着几个月大的孙子正在门前晒太阳,她的智能手机里传出一曲曲流行音乐。

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实施“巴山新居”工程,何翠兰一家告别山里老宅,搬到龙台村聚居点,融入新的居住环境,开始新的乡村生活。“现在家里都安装了无线网络,和亲戚通话都通过视频!平时没事就听听音乐,安逸得很,而且要啥有啥,很方便。”何翠兰说。

“聚居点的水、电、天然气、网络等都是和镇上联网的,现在的村民都变成了居民,日常生活基本上和城里人一样方便。”龙台村党支部书记李楚雄说,“而且还有自留地等,方便居民种菜、养猪、养家禽。”

为使管理方式从村级行政主导变为居民协商自治,实现居住环境社区化、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居民化,水宁寺镇各聚居点积极探索村民自治办法,通过组建业委会、制定《居民公约》等10多项自治制度,初步形成大家事大家议、大家事大家管的自治格局。水宁寺镇副镇长李毅谈到,现在是城乡一体化,居民们的生活、出行、就医、娱乐等人居环境不仅大幅改善,还实现了融合式发展。

“从村民到居民,不仅仅是‘村’和‘居’一字之别,要让百姓的生活生产习惯、社会交往习惯发生改变,要让城乡之间生活环境、社会福利等差距进一步缩小,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创新带来的红利。”巴州区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组办公室副主任李相志表示。

农民变股民

人与土地融合产业更兴旺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产业兴旺放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首位,意味着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随着村民从山上山下聚到一起,承包地偏远、人均土地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出现‘有人无地种’和‘有地无人种’的极端现象,部分在家居民稳定增收困难。”据李毅介绍,为解决这一难题,各村将聚居点周边的零散土地和撂荒土地集中流转,统一整理,由集体出资发展枳壳产业,通过股权量化的方式,返租倒包给聚居点上有意愿和有劳力的农户进行管护套作,让农民变成“股民”,盘活土地和人力资源,实现聚居模式下的人与地融合发展。

“不仅头三年免费,而且园区已经帮我种好了苗、铺好了膜,我只需投劳力管理即可,收成归我。”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国金的愿望是要把这片产业留给女儿、孙子。“以前在山上叫‘下地种庄稼’,现在按照时兴的叫法,叫‘搞产业’!”

“对于枳壳、姜黄的收购价,农户、村与公司签有保底价协议,以保证农户‘股民’的利益不受损。”李毅说。

据介绍,巴州区普遍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入股分红”的收入构成,保障农民充分享受产业发展的红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突出抓好产业振兴。”巴州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全面深化改革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智强谈道,巴州区坚持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线,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只有把土地盘活了,把产业做大做强了,乡村振兴才能落到实处。”

务农变务工

人与企业融合互补双赢

位于水宁寺镇的巴中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不仅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还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基地一期项目已开业运营,有80余位员工,其中近一半是当地居民,他们曾经都是普普通通的“庄稼汉”。

“以前种庄稼,虽然管饱够吃,但收入不稳定。”唐云峰便是其中一名员工,负责基地的后勤管理,月薪4500元左右。“现在进入公司上班,学到了管理经验,有稳定的收入,做起事来有干劲!”

据了解,水宁寺镇借助土地增减挂钩、易地搬迁、巴山新居项目建成74个新居点,培养新型经营主体96家。未来,水宁寺镇将打造“田园综合体”,聚集更优质的产业。

如今,巴州区居民聚居、产业聚集、劳动力自由流动,农村发展形态不断改变,促进着工农互补、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就业、技能、营销培训等方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学到技术特长。同时,与周边乡镇各企业、园区和规模种养场结成劳务合作关系,形成桥梁纽带,充分吸纳农民务工,让农民真正变成技术工人。这在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周边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实现了人与企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居民失地不失业、打工返乡能创业。”李相志谈道。

刘智强介绍说,巴州区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自上而下系统谋划,积极探索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土地流转在内的政策,不断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以此释放“人”的活力、深挖“地”的潜力、激发“产”的动力、打造“乡”的魅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高寒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