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华西大健康一体化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启动

2020-12-30 21:09:41 来源:本网专稿 编辑:李艳婷 

12月30日,第三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暨“一校四院”健康产业科研成果发布会在成都武侯区举办。活动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华西第四医院(以下简称“一校四院”)相继发布医学转化科研成果。与此同时,“华西大健康一体化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环华西创新平台)也在与会来宾的见证下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

科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

“华西大健康一体化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推动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大健康主导产业的加速集聚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强其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助力其成为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圈发展高地。

政策支持、市场可观科技成果转化已成必然之势

“科技成果转化”是中国过去40余年科技体制改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据统计,2016-2019年,我国有关部门出台的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共计69项,涉及了健全成果转化队伍建设、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规范成果转化程序规则、落实成果转化权责、保障成果转化人权益、免除成果转化决策责任等六大领域。

作为和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医疗健康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伴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落地,医学创新也备受关注。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2018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通报》中显示,2018年我国80.34%的三级公立医院获得科研经费支持,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达1305.93万元,较2016年增长165.96%。

今年3月,成都市印发了《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鼓励医技人员参与临床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其中,以技术转让或者许可方式转化职务科技成果的,可从技术转让或者许可所得的经济效益中提取至少70%的比例作为成果利益分配,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获得奖励的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

政策环境的营造和经费资金的双加持,为进一步推动医学科研成果转化,从国家战略到地方政策都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医学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医学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的核心内容,也早已成为医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医学与其他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能够解决临床问题,也能够进一步带动生物医药、智慧医疗等大健康产业发展,为产业创新注入新鲜活力,从而推动产业经济增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健康医疗中心,2019年-2020年科技成果作价高达近10亿元,投资成立了8家科技公司。年签订横向课题科技合同1500余份,年合同金额约5.5亿元,年申请专利400余项,授权专利300余项,转让许可约50项。

已经实现转化的成果在市场上也获得了可观的反应,其中,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秦勇教授团队研发的天然药物奥利司他项目通过和重庆植恩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已经实现产业化,并在中国、美国、欧盟等地区获得8件发明专利授权,原料药和制剂产品销往欧美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收入高达30亿元。

奥利司他胶囊产品实物图

不论是密集出台的政策还是良好的市场反馈,无不透露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然之势。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环华西创新平台存在的必要和未来的作用不言而喻。

跨越“死亡谷” 构建一体化医学科技创新转化生态系统

虽然近年来,在各类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实现了加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会有挑战和难题存在。

12月初,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2020凤凰网财经峰会”的演讲中表示:“我国的科技成果很多但是转化率不高,最高只有30%左右。”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周期漫长、投入巨大的工程,医学成果转化也不例外,科研成果和实际应之间难以跨越的“死亡之谷”依然存在。

“死亡之谷”示意图

从发现临床痛点到进入市场投入运用,医学成果转化需要经过申请专利、样机、产品、临床试验、注册和市场营销等过程。看起来这个过程只涉及7个部分,但实际上要想走完这7个流程,需要经历项目分析、估值、转化方式和伙伴选择、合同签订、样机中试与生产等工作,以及产业、资本、人力、监管、物价等多项相关要素的对接。

这繁杂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错失都有可能成为医药科技成果埋没、流产的原因。

而环华西创新平台的建成将进一步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集资源集成、智慧服务、生态构建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平台,将遵循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专业化协同创新支撑体系,构建“校院企地”战略合作伙伴与利益共同体。

聚焦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可以说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创新资源,区域内的“一校四院”就是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供给源泉”。

武侯区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内,有两院院士20人、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平台和重点实验室39个。其中,光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就拥有6个国家和部级医学研究类实验室,入选“2011计划”的国家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了前沿生物技术与疾病激励研究、基因免疫治疗研究、干细胞与组织修复研究等多个方面。

每年华西医院在专利许可和专利权转让、作价投资入股等方面可谓是硕果累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环华西创新平台将同时引进市场专业化服务机构,构建产业资源系统、专业服务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于一体的产业生态服务系统,打造“市场链+行政链+科研链”模式,成为“粘合剂”,提供全体系服务:

精准对接健康科研成果信息。环华西创新平台将主动对接“一校四院”科研成果信息,定期发布健康科研成果信息资源、产业要素等机会清单,通过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广泛链接政府、高校、行业机构、各大医院、优质企业官网。

围绕健康科研成果提供公共服务。一方面,环华西创新平台将通过财富国际“健康城市服务创新中心”和华西健康谷“华西前沿创新转化加速器中心”打造线下洽谈交流平台,通过信息交流、举办行业峰会,促进互通交流与业务合作;另一方面,将为项目转化落户企业开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资质办理等绿色通道,协助企业办理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补贴。

健康科研成果产业化配套服务。环华西创新平台将积极做好政策研究、市场调研、人力资源、金融资本等配套服务,探索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成果转化路径。

信息平台服务体系示意图

“华西大健康一体化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功能区在成果转化板块的发展,加速“政、医、产、学、研、资、用”一体化科技创新转化生态体系构建,助力武侯区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塑造国内大健康创新生态典范。(朱晨玉)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