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短短6分钟影像,让诺邓火腿一夜间风靡全国。
有着千年历史的诺邓天然盐井,以及特殊的地理气候,造就了诺邓火腿所独具的美味。然而,声名鹊起的诺邓火腿,很快遇到产业发展的瓶颈——标准化、规模化不足,加工出厂的产品类型和销售渠道单一,这也成为云龙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道路上的“拦路虎”。
“云龙脱贫难,难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产业发展不足。”出产诺邓火腿的云龙县,集“民族、山区、贫困、偏远”为一体,是大理州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也是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县。
据悉,2020年8月,为解决云龙县产业脱贫困境,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通过沪滇合作平台,在上海、云南两地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正式在云龙县诺邓镇马金桥村民小组落户诺邓火腿“扶贫车间”。
▲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通过沪滇合作平台,引进上海知名互联网企业,共同在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力,在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上摸到了门路。
“发展产业,是巩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和长久之策。”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仇焕广介绍说:“拼多多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落地扶贫车间的‘诺邓实践’,支持企业购买相关的生产设备以扩大生产规模、优化生产供应链并开发衍生产品。同时,扶贫车间优先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将贫困地区的农户、供应链、产品加工制造创新性地连接在一起,探索能够长期造血的产业扶贫机制。”
拼多多副总裁狄拉克表示,诺邓“扶贫车间”项目,致力于将利益留在农村,让特色产业在农村发展壮大,“在家门口建立‘扶贫车间’,既能‘帮眼前’、又能‘扶长远’,在推动当地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真正做到了精准帮扶,起到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后半篇文章’和带动当地乡村振兴的作用。”
在创造新需求、“拼”出新产业的基础上,拼多多通过在诺邓这样的农产品原产地设立扶贫车间的方式,建立起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加工链条,推动诺邓火腿产业升级,有效促进当地稳定脱贫,为巩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