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级书记”同台发布 讲述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南平故事

2020-12-29 11:14:08 来源:改革网 武艳杰

改革网福州12月28日讯 12月28日,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南平专场在福州举行,发布会邀请到南平市委书记袁毅、顺昌县委书记邱建彬、光泽县鸾凤乡党委书记白子平、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党总支部书记徐芳忠,讲述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故事。

创新突破擦亮全面小康底色

“立足南平丰富的生态资源,发挥‘绿’的优势,做出‘创’的特色,下‘绣花功’,施‘精准策’,用‘创新’擦亮脱贫攻坚底色、提高全面小康成色,走出一条具有南平特色的高质量精准脱贫之路。”发布会上,南平市委书记袁毅用品牌赋能、民企带村、科技助力和党建引领促脱贫四个小故事介绍分享南平创新推进脱贫攻坚的历程。

南平打响“武夷山水”品牌,探索推广了“品牌(公司)+集体+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在“武夷山水”入围企业与贫困村(户)之间建立溢价增值分享机制,将顺昌神农菇业、浦城旭禾米业等34家具有带动贫困户增收能力的企业纳入消费扶贫目录,推动带贫企业和贫困户农特产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促进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增产变增收。

“建瓯市房道镇西际村的贫困户竹农说‘打品牌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家乡的竹山真的变成金山了。’”袁毅介绍,在“武夷山水”品牌带动下,“闽北货”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比如,政和白茶春茶和夏茶茶青价格分别增长了85%和50%,直接受益的农户28万户,其中贫困户1.05万户,户均增收1.35万元、同比增长50%。浦城大米、建阳桔柚、顺昌芦柑、建瓯竹笋等农特产品价格分别增长了150%、80%、66%和36%。

南平探索开展“民企带村“活动,将产业有机嵌入乡村,以工业反哺农业,带动村集体增财、村民增收,形成了“公司+村办企业”民企带村“1+1”模式,有力助推富民强村和乡村振兴。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南平充分发挥科技扶贫“主力军”作用,整合省、市、县三级农技、畜牧、林业等科技特派员队伍,实现346个贫困村派驻全覆盖,90%以上的村设立了科特派服务点,并大力推行“四个一”工作机制(找好一条路子、抓好一个班子、建好一个机制、打好一个基础),着力加强科技特派员与下派村书记、挂钩扶贫单位和结对帮扶干部的有效衔接联动,为贫困户提供点对点的精准科技服务。

南平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创新推行“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在南平筛选1695个有较强战斗力、执行力的机关党组织,与1635个村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共建,以高位嫁接的理念压实扶贫责任、落实精准脱贫。

南平是福建的山区、苏区、老区,昔日全省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如今,全市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34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60158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顺利完成了全面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袁毅说。

各乡村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共顺昌县委书记邱建彬表示,顺昌现拥有林地面积2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34%,为在巩固脱贫成果同时促进常态长效发展,顺昌创新推出“一元炭汇”扶贫机制,依托专业技术团队精准测算出杉木、马尾松等当地森林绿色作物每年每亩产生的碳汇量,在此基础上,将贫困村、贫困户的林地纳入县国有林场碳汇项目统一实施,开发微信小程序,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销售贫困村或贫困户的碳汇产品,为90户贫困户增加30多万元收入,形成生态补偿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动力。

光泽县鸾凤乡党委书记白子平介绍,光泽县鸾凤乡于2018年5月与圣农集团签订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产业有机嵌入乡村,采取“公司+村办企业”模式,在中坊村设立鸡肠子加工项目,安排帮扶本村和附近村近90多名村民就业,每个村民每月可在加工厂获得4000-7000元工资收入;在十里铺村成立物流运输公司,雇请45名驾驶员,每个驾驶员每月工资8000-10000元。

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党总支部书记徐芳忠表示,脱贫奔小康,发展产业是关键。村里创办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把村里的红糖、大米、水果等农产品做“活”了,平均每亩增加收益约1800元,帮助农户增收90余万元。同时,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些年,村里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立足特有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南平市委提出的“三大创新”,全力打造多元发展、三产融合的浦城后花园“谷满山桥”,交出了一份脱贫攻坚的高分“成绩单”。

[责任编辑:赖斯园]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