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利用与东盟,特别是越南合作的独特优势,推进通关便利化、跨境经贸、沿边金融、边民互市、生态保护、人文交流等改革集成,构建沿边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在东兴市、靖西市、凭祥市开展试点。
百色靖西市地处广西西南边陲,南与越南接壤,也是革命老区百色市下辖首个县级市,边境线长152.5公里,有龙邦国家一类口岸、岳圩国家二类口岸和4个边民互市点,是大西南通往东盟各国的重要陆路通道。
近年来,靖西市创新服务沿边开发开放的“靖西模式”,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为主体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市场灵活性,建设“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口岸,促成越南在毗邻龙邦口岸区域规划建设总面积44.56平方公里的口岸经济区,并与龙邦口岸功能区实现无缝对接。
积极打造“口岸+”联动发展,先后完成了百色福地金融投资集团和靖西新发展投资集团参与靖西万生隆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改革,混合所有制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
加快培育“口岸+”枢纽经济,全面打造跨境经济、口岸经济、对外贸易、综合物流整体产业链。力推“进出口双加工”边贸经济流通模式,以“通道经济”带活“口岸经济”,实现内外贸易和国际产能合作一体化。
通过成立互助组、政企帮扶等措施,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快步发展,以实现“边境兴产、以产富民”。目前,已成立边民互助组151个,共4530人,让边民得到真正实惠。同时,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着力打造222公里广西边海国家风景道(靖西段),推进基础设施、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边境购物、边境观光、跨国旅游为一体的边关游模式,带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位谋划“飞地经济”共建共享合作模式,以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为核心合作平台,遵照“功能呼应、有机衔接”原则,打造完善口岸综合服务、跨境商贸、跨境物流、进出口加工与跨境旅游五大功能,合作区(中方园区)在功能上将形成“前岸、中区、后城”的分工合作模式,成为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政策受益者和国际合作的先行者。
崇左市、凭祥市借沿边开发开放改革集成试点机遇,破解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基础薄弱、产业体系不健全的难题。积极探索以“边民合作社+落地加工”为核心的“集中申报、整车通关”、直通式通关等模式,促进互市落地加工业集聚发展,变开放通道为产业高地,加快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区位、口岸和政策等优势,大力推进跨境产业,健全产业体系。
目前,以越南谅山省谅山—同登口岸经济区为越方园区的中越“两国双园”建设,吸引企业“落户广西+转移越南”跨境布局生产,构建中越跨境加工产业链,打造中越产能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新模式,加强中越双边银行合作,推动辖区内7家银行与越南边境14家银行签署协议,合作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并将结算主体由企业扩大到个人;在互市点设立贸易服务中心,农村信用社、农行等银行进驻中心为企业、边民办理贸易结算。2020年1月~10月共结算中越跨境人民币252.6亿元,稳居全区前列,其中互市贸易服务中心今年已结算金额6.67亿元。同时,积极探索拓宽中国对东盟边贸商品出口渠道,创新模式的出口商品采购中心于今年10月获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批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2020年1月~10月,全市口岸加工业总产值42.3亿元,增长14.84%。“边民合作社+落地加工”改革成为商务部、海关总署推介的典范,为全国边境地区互市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广西模式”“广西经验”。
防城港东兴市以激发发展活力为主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创新开设跨境自驾游车队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实行境外车辆免检通行,入境自驾车通关业务当日办结。建立公安交管和海关“两个互认”通关模式,采用“提前出证、现场审核”的方式,车辆通关时间缩短到3分钟以内。实行互联网全流程边境游自助办理“一次申报、全程办结”模式,申报流程压缩至3个,办证时间缩短至20分钟。同时,开展广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首批试点,大力发展免税购物和电商购物。
东兴口岸实施出口“提前审结”通关改革和货物通关规范化试点,实行预约通关、司乘人员“代驾”。协同创新出“互市+”全产业链模式,海关互市系统与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实施互市贸易“集中申报、整车通关”落地加工新模式。创新跨境金融模式,率先试点广西边境口岸互联互通信息平台二期系统工作,试行越南商铺汇款人及结算专用账户名录制度,为银行审核贸易背景提供便利。
东兴创新“边贸+扶贫”模式被商务部选为商务扶贫典型案例,跨境旅游开创的“六联合”新模式在全国推广,跨境金融领域创造了七个“全国第一”、六个“全区第一”,电子商务指数进入全国前列、四获“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探索出很多全国、全区领先的开放型经济新模式。(龚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