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宁德霞浦:党建引领 街道吹哨 部门报到

2020-12-15 11:24:06 来源:中国改革报 丁南

党建引领 街道吹哨 部门报到

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打破人员身份属性将各种资源下沉基层,为街道(社区)解决经济发展和基层治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丁 南

在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中,如何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2020年10月,福建宁德市霞浦县委改革办出台文件,在全县推行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打破人员身份属性将各种资源下沉基层,为街道(社区)解决经济发展和基层治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据了解,霞浦县成立由挂钩相应街道的县处级领导任组长、街道党工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的“街道吹哨领导小组”,享有对县直职能部门的召集权、督办权、评价权、考核权,承担吹哨职责。同时,落实县直企事业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制度,推进党员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全年人均服务时数不少于48小时,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街道吹哨

霞浦县松港街道地处城市发展核心区,下辖5个社区和17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1万人,非法占道经营曾是一个长期难以根治的老问题。前不久,在东关社区下街占道经营综合整治中,松港街道仅用3天时间,就整治店外经营178处,拆除违规搭建38处1930平方米,拆除广告牌42个、帐篷63个。

这得益于街道体制改革后新成立的综合巡查大队。此次改革将34名县直单位派驻街道执法机构人员、7名街道干部、5名社区人员进行整合并组建网格,增强了街道执法主动性。

记者了解到,2020年霞浦县创新推行“三级书记领办党建重点项目”,由县委主要领导带头领办“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后,松港街道原内设机构整合为机关综合、党建工作、区域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5个“后台”办公室,以及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建设服务中心、综合巡查大队3个“前台”机构,形成“五办两中心一大队”格局,整合单位力量和执法资源服务基层,让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

霞浦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霞浦县街道体制改革中推行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致力于打破人员身份属性,整合辖区内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资源,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打造党建共抓、资源共享、和谐共促、发展共商、矛盾共解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一方面,细化工作责权。对街道本级承担的341项、县直单位派驻街道机构承担的1089项权责进行梳理,明确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39项、权责清单36项,厘清权责边界。将需要社区协助完成的工作缩减为57项,需要社区盖章证明的减少至15项,实现工作事务大幅“瘦身”。

另一方面,落实“街道吹哨”。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对社区(村)、街道内设机构、县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进行分类考评的制度,将对县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考核结果列为年终绩效考核内容,扩大街道(社区)的参与权、评价权。

部门报到

城区“331”综合管理机制是霞浦县开展街道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有利于加快推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事项的资源整合和多部门联动。

霞浦县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巡查队伍、监管队伍、执法队伍三方联动,统筹巡查、统筹监管、高效执法三向合力,一个平台统一指挥”的“331”工作机制,以街道体制改革后新成立的综合巡查大队为触角,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下沉执法人员力量,确保各工作网格内能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

在设在霞浦县城市管理局的生态环境“331”综合治理指挥中心,联合执法大队每天都有各部门专职人员在智慧平台值守。据介绍,联合执法大队由霞浦县公安、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6个主要执法部门按“6+N”运作模式,抽调执法人员组建而成。其实时收集、处理各街道(乡镇)工作网格上报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效解决了生态环境执法权限分散多个部门、“九龙治水”执法不力的现象。

当街道(社区)遇到因受自身力量、执法权限制约而无法解决、需多个执法部门联动的疑难复杂问题,由“街道吹哨领导小组”研究确认后,填写《“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事项表》,上报至霞浦县生态环境“331”综合治理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原则上接到街道(社区)反映问题后立即启动流转程序,向责任部门发送《“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事项表》,提出限时办结要求。责任部门按照法定程序限时予以办理,并向指挥中心提交问题办理结果。指挥中心对部门反馈的问题承办结果审核后,向街道(社区)及相关群众及时反馈。

最后,由“街道吹哨领导小组”组织回访,开展街道(社区)及群众满意度调查。对问题承办结果不满意的,指挥中心启动第二轮吹哨程序,力争做到“事要解决”。

对上述一般工作流程无法解决的问题,霞浦县生态环境“331”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专题议事会议,启动多部门联动工作流程,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承办结果及时向街道(社区)和相关群众反馈。

服务提升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中,霞浦县以网格化建设为抓手,将城区17个社区划分为84个大网格、205个小网格,构建起“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区域网格长—小区网格员—网格楼栋长”的五级网格组织体系,着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治理服务大幅提升。

松港街道东昇社区是一个常住人口达23,000余人的大社区。东昇社区积极探索以社区党建为引领的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以主动摸排、智慧立项、服务上门、办结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人员联动、资源共享。

在2020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工作中,东昇社区利用网格管理服务体系,有效推动防控关口前移、力量重心下沉、管理触角延伸,织密疫情联防联控责任网,实现了疫情防控“全覆盖、全天候、无盲区”的目标。

围绕“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事项范围,霞浦县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汇总街道(社区)存在的问题和群众诉求,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领域划分,协调街道(社区)和县职能部门,共同完成事件处置。

据了解,松港街道实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联席会议制度,吸纳辖区49名县直单位负责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每月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社区网格的困难问题,形成了“沟通便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长效机制。目前,街道辖区全部38个网格工作组和79个小网格共配备网格员118名、楼栋长348名,其中党员205名,实现网格、小区党组织全覆盖。

此外,霞浦县还推动党组织网络与社会治理网格深度融合,明确规定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驻社区单位自身管理的固有资源应与街道(社区)共享,社区应在职责范围内为驻社区单位和党员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截至目前,霞浦县已推进全县185家企事业机关党组织和3400余名在职党员“双报到”,共在街道(社区)开展科普宣传、环境整治、平安巡查等各类服务活动356场,累计参与63,000余人次,累计活动时长达148,500多小时。

霞浦县松山街道长沙村积极探索“文旅+文艺+文创”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图为以诗人汤养宗诗歌《大往》命名的咖啡书屋。丁南 摄

首发:2020-12-15《中国改革报》03版

[责任编辑:武艳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