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 振兴“山西三宝”
山西阳城举办首届中国·晋城(阳城)珐华产业高层学术研讨会
本网讯 (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记者田孔社报道) 12月5日,首届中国·晋城(阳城)珐华产业高层学术研讨会在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举行,来自全国珐华琉璃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传统手工艺人200余人,齐聚中国珐华琉璃重要生产基地——晋城阳城,共同探讨珐华琉璃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
本次研讨会以“弘扬工匠精神,振兴‘山西三宝’”为主题,是山西晋城市打造“中国珐华之都”的有力举措,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大做强工艺美术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山西晋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历史遗存丰富,民俗文化积淀深厚,其中珐华器即为典型代表。
据专家研究表明,晋城陶瓷制瓷技艺萌芽于西汉、兴起于唐宋、鼎盛于明清。特别是晋城珐华改变了“唐三彩”以“三色”为主的单调色系,发展色彩多达50余种。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董健丽表示,“阳城是中国重要的陶瓷产地之一。据考证,唐宋时期,阳城便因盛产黑白釉瓷器而闻名于世。至明清时期,阳城陶瓷产业达到极盛,成为朝贡用品,北京故宫古建筑群所用的琉璃瓦,90%为阳城制造。
“南有景德镇、北有后则腰”。晋城市委副书记、阳城县委书记姚逊介绍,阳城地处华夏古文明、黄河文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区,历史传承悠久,文化积淀厚重,陶瓷琉璃生产源起较早、久负盛名。珐华脱胎于琉璃。珐华生产在阳城、高平一带一度极为兴盛,其中阳城珐华以其复杂的工艺技法、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枝独秀”。
阳城珐华的重要传承人后则腰乔氏,其先祖为“唐三彩”匠人。世界几大知名博物馆中均收藏有阳城珐华器。
乔香萍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乔氏法华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人。近年来重传承善创新,将失传了300多年的法华传统陶瓷技艺挖掘整理出来,并用现代科技来提升改造传统技艺。她表示,今天参加这个研讨会非常高兴,特别是聆听了专家们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建议,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将借“山西三宝”这一重要契机,传承光大珐华产业发展,使阳城珐华技艺再现于世。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邹晓松认为,山西文化底蕴深厚,晋城珐华区别于以瓷为胎制作的景德镇瓷器,而是以本地陶土为胎,加以多种色彩烧制而成,其作品是陶瓷领域中的上乘佳作。晋城珐华的发展应与当地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完)
晋城市作为珐华工艺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这一传统技艺,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更加充分地发挥好珐华的高端引领作用,带动琉璃、陶瓷关联行业乃至整个工艺美术行业做精、做大、做强。
晋城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望远表示,我们力争在3—5年内将晋城打造为“中国珐华之都”和“陶瓷琉璃之乡”,未来10年成为全国珐华琉璃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真正将珐华产业做成文化产业支柱。
本次研讨会当日,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震为晋城市工艺美术大师代表颁发证书,太原理工大学与晋城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签署校企共建协议,景德镇陶瓷大学与阳城县政府签署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阳城县政府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共同推动中国陶瓷产业发展。
研讨会期间,重点展示晋城珐华生产工艺、珐华器精品、个人收藏珍品,集中展示推光漆、澄泥砚等艺术精品,努力为“山西三宝”的传承、创新以及市场对接搭建一个良好平台,助力“山西三宝”走出山西、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