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减税降费助力深圳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11-30 23:55:25 来源:改革网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赵立东 叶仕春 通讯员 樊菊花 报道

深圳特区四十周年“高空C位”无人机的精彩表演、可折叠的黑科技平板、能和人互动的“学霸”智能教育电视机……在深圳税务助力下,各产业璀璨纷呈、硕果满枝。在迈向“十四五”的进程中,深圳税务继续高质量落实减税降费等“硬举措”,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推动深圳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力量。

据统计,今年1至8月份,深圳市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627.98亿元,这给疫情冲击下的企业“减负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减税降费助力文化产业从云端走向世界

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文化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合理定位,大力发展“文化+”发展模式,目前深圳拥有境内外上市文化企业135家,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超10万个,61家市级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今年刚结束的文博会首次推出了“云上文博会”的模式,通过5G、视频直播、VR等新技术应用,5天×24小时不间断集中展示文化产品,博足了世界人民的眼球,参展单位较去年增长40.3%。

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百强的“探花郎”——兆驰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兆驰),携明星产品“风行学霸电视”参加文博会,引起关注。据了解,2017年,兆驰股份公司率先进行‘文化+’企业转型,并顺利开启“文化+科技”企业发展新模式。今年上半年,兆驰销售业绩逆势增长,全球TV出货量同比增长29.5%,跻身全球前三。

“我们能逆流而上,离不开减税降费政策的助力!1-6月,我们收到出口退税共2.98亿元,同时还有6300多万元软件即征即退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核心技术研发,充足的资金为企业向高质量发展提足干劲。”兆驰副总裁严志荣说道。

据统计,2019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减免税费达10.34亿元,其中文化事业建设费减半征收已累计减征10.2亿元。此外,今年5月新推出文化事业建设费免征政策,预计惠及全市6.7万余户企业,全年将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23亿元。

 

税务力量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

近年来,深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据统计,2015年到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7000多亿元增长到10155多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40%左右。今年上半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498.16亿元。

新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已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深圳新材料企业已超过3000家。成立于2014年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科创智),自主研发的纳米银材料技术,以黑马之姿强势打破多年来纳米银产业被国外高价垄断的局面,其研发的纳米银平均线径突破8nm,做到了国际领先、全球顶尖。


“‘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每一次生产力的发展都伴随着材料的进步。”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科创智)创始人喻东旭表示。“6年间历经从无到有,实现自主研发到高国际标准产业化,我们投入大量研发人力和物力成本,最终我们做到了。在我们成长前行路上,税务部门给予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支持。”

喻东旭表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科创智近三年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约8297万。今年第三季度,还享受了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免征186万元。节约下的资金成本为研发创新提供充足的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

新材料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减免税额最多、受惠力度最大的群体。据统计,2019年深圳共有14197户企业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合计减免税额达136.15亿元。有12041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金额达到990.12亿元。

十几天前,在深圳举行的2020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论坛上,深圳市市长陈如桂提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如今,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迈入“引领”时代,呈现出新气象、新趋势。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推动制造业科技能力再升级

11月13日发布的“中国工业百强区”名单中,龙岗区继续摘得榜首,南山区和宝安区也位列全国前五。数据显示,在2020年前三季度,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仅龙岗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055.2亿元,这些企业中,既有华为、比亚迪这样的行业巨擘,又有云天励飞、高巨创新等新生代力量。

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巨创新)身上生动地折射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子。高巨创新的母公司主要生产塑胶电子产品,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税务干部在辅导和宣传政策时,建议公司积极转型升级,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增进核心竞争力。

高巨创新通过升级原有的生产设备和相关技术,打造了13000平方米的专业无人机消费制造基地,拥有从产品研发、模具制造、加工处置到产品组装的完整链条,生产线已能满足过百万的年产量要求。

“我们公司这两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从256万元增加到307万元,我们利用各项税收优惠红利去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速无人机产品的研发生产。”财务经理赵燕表示。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新个税政策为我们留住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后盾。2019年,公司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43.6%,现在我们的科研人员队伍很稳定。”赵燕补充说:“税收红利为我们加油,税收服务为我们减负,政府部门不仅助力企业成功转型,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这样优质的营商环境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动力!”

除了把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扎实落地、落稳,深圳税务还不断采取多项举措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截至目前,深圳225个涉税缴费事项中,90%的事项实现网上办,83%的事项“ 最多跑一次”,139个事项全城通办。


[责任编辑:采风]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