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龙江-中国改革报看龙江,龙江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政策筑巢产业引凤 哈尔滨着力留企业留人才

2020-11-27 11:52:42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杨雪楠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想要汇聚人才促发展,首先要想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在产业优势逐渐形成和多轮政策促动下,哈尔滨市吸引企业扎根、人才引进的政策叠加和共振效应正在显现。

“带土移植”先进管理模式让企业扎根

“吸引我的企业扎根在哈尔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东北三省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前景广阔,另一个是深哈产业园‘带土移植’的好模式,产业园管理层都是深圳过来的,将深圳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模式也一并带来了。”在哈尔滨松北(深圳龙岗)科技创新产业园内,黑龙江世和云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鹏表示,“当初做出离开深圳来到哈尔滨的选择,多少也抱着‘试水’的心态,但落地哈尔滨新区后,新区为企业提供的支持以及营商环境的逐渐改善,已经超越了我的预期。”

丁鹏的公司是首批进驻深哈产业园的企业。杨雪楠 摄

丁鹏说:“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在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服务意识方面下了很大的决心,也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比如,园区刚开始配套设施有些缺陷,企业提出意见后,公交车等配套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了,交通方便了,企业才能更好地招人留人。再比如,为了让企业对疫情期间的减负政策优惠更加理解,还专门开了政策说明会,为企业对接需求。”

如今再提起当初离开深圳扎根哈尔滨这个选择时,丁鹏说:“作为第一批入驻园区的企业,我深刻感受到哈尔滨新区三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新区努力为我们企业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的诚意,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好产业好平台吸引海归精英返乡

与丁鹏一楼之隔的么帅刚刚完成他的实验,走出了实验室,换上了一身休闲装。

哈尔滨纳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么帅(左一)。杨雪楠 摄

么帅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今年刚刚在美国完成博士后学业。钻研生物基因工程的么帅获得了美国及国内众多企业的邀请,年薪诱人,但么帅最终选择了哈尔滨松北(深圳龙岗)科技创新产业园的哈尔滨纳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职位。

对于现在的选择,么帅有着自己的考虑:“回到家乡,这边有发展前景广阔的生物科技企业,能提供很不错的平台。同时,哈尔滨对海归、博士后这类人才还有安家费、生活补贴等政策,我会将自己多年的学业成果回报给家乡。”

今年34岁的李辉也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大学毕业后,李辉作为IT精英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北漂”生活。2018年,李辉回到家乡,在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

在北京,IT工程师月薪能达到3万元以上,回家后的李辉虽然赚的钱不如原来多,却不觉得有什么落差。“从个人发展方面讲,我所在的企业总部在深圳,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跟总部保持一致,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生活上讲,日常饮食、生活习惯还是在家乡生活得舒服,就连同事们之间的交流也让我觉得亲切,因为大多数同事都说东北话。”李辉笑着说。

多重政策助企业引人才留人才

“从我们公司招聘情况来看,最近这两年,有很多在北京或南方城市有工作经历的IT精英选择回家乡发展。”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经理张宇介绍,现在公司的员工有50%左右是从一线城市回到哈尔滨的。

吸引人才不光需要企业和平台,更需要持续发力的政策支持。在走访中,不少扎根哈尔滨的人才都提到,他们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哈尔滨市引人才、留人才的相关政策。

哈尔滨市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要通过产业项目建设打造“人才洼地”,实现产业留人、项目留人、发展留人。对符合“4+4”现代产业体系、具有跳跃式快速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还将择优给予资金扶持。近年来哈尔滨市积极鼓励哈尔滨新区先行先试,新区先后出台“惠民7条”“黄金30条”“温情21条”,并出台新一轮产业驱动计划,从产业聚集、奖励兑现等多方面聚企业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哈尔滨市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用于落实人才生活补贴、安家费、购房补助、科研项目资助以及市政府特邀专家奖等奖励。通过哈尔滨英才集聚计划5个工程项目以及市重点企业、小微企业引进人才支持政策,哈尔滨市使用人才资金引进各类人才1.3万余人,其中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超过1500人。

利用产业和政策优势,哈尔滨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轮动叠加,以市场化运作促进国内外优质资本、项目、技术、人才向哈尔滨集聚。


[责任编辑:高宝玲]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