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中消费扶贫成效显著

国家发改委正联合有关方面研究“十四五”时期推动消费扶贫提档升级工作思路和政策举措
2020-11-25 00:12:32 来源:本网专稿 

11月24日,国新办就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图为会场。中国改革报记者 高弘杰 摄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付朝欢

随着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序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消费扶贫作为一项创新性政策举措,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1月24日,国新办就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郭兰峰表示,消费扶贫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方式不断创新、效果持续扩大,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氛围初步形成。

“初步统计,从2019年初至今,国家发改委联合20余个中央部门和单位,累计直接采购或帮助销售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近5000亿元。其中,2019年为1600多亿元;今年前10个月超过3300亿元,是2019年全年规模的两倍。”郭兰峰说。

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也是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湖北省农产品一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滞销和卖难的问题。在国家发改委大力倡导下,中央各部门和单位积极调动各方面资源,支持湖北的农产品销售。

“初步统计,截至10月底,中央部门和单位直接采购湖北农产品超过了16亿元,帮助销售170亿元。”湖北省发改委主任程用文说,在消费扶贫推动下,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由一季度当季负增长30.8%,回升到三季度当季增长5.7%。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由一季度负增长39.2%,回升到前三季度负增长10.4%,大幅度收窄。

消费扶贫对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助力作用不仅体现在湖北。郭兰峰给出了一组统计数据:2019年,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4163元,比上年增长7.1%,增速加快2.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也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9%,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郭兰峰表示,近几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主要围绕如何打通销售渠道,在市场、物流、产品质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方面开展消费扶贫工作。

确保规范、有序、可持续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直播带货成为消费扶贫的一大亮点,但也存在着产品良莠不齐,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

对此,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坦言,一些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质量不错、原生态,但品牌和知名度比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社会各界包括直播带货购买贫困地区产品过程中,消费体验可能存在差别,一定程度制约了消费能力的充分激发。

“我们推动实施消费扶贫,一方面,让贫困群众通过消费扶贫劳有所获、增收脱贫;另一方面,让参与消费扶贫的广大消费者能够体验到物美价廉并切实得到实惠。”童章舜认为,这是确保消费扶贫可持续、实现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接下来如何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的水平和质量?童章舜表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大力支持脱贫地区扩大规模化生产,健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完善仓储物流设施,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参与度,并通过市场手段实现产品的优胜劣汰;同时,研究采取一些激励约束措施,强化对市场主体的行为监管,推动消费帮扶工作不断向规范、有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提档升级”瞄准五个方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童章舜透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正会同有关部门对“十三五”期间的消费扶贫政策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将在此基础上,研究“十四五”时期推动消费扶贫提档升级的工作思路和政策举措。

初步考虑,“十四五”期间,消费扶贫将进一步聚焦脱贫攻坚成果任务比较重的地区,进一步聚焦农村的低收入人口,进一步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坚持市场化的导向,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童章舜表示,对消费帮扶工作提档升级有五个方向。一是持续扩大脱贫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的规模,推动政策定位由攻坚期阶段性行动,向乡村振兴战略常态化政策方向提档升级。二是大力培育新型产销供应链和市场主体,构建以产地和消费地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平台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政策功能由传统的产销对接,向消费端倒逼产业链调整的方向提档升级。三是聚焦支持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流通、销售,推动消费帮扶对象由特殊群体、特定企业向区域性主导产业方向提档升级。四是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消费帮扶的动员方式由政府大力推动,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化驱动的方向提档升级。五是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探索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参与消费帮扶工作的市场主体由自发性生长,向规范化有序化参与的方向提档升级。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