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成功举办“二代征信报告和前沿信用评分”闭门研讨会

2020-10-30 16:01:56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记者何玲报道 2020年初,央行上线第二代征信系统,对信贷市场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影响。为了推动个人征信的基础和前沿理论研究,作为国内信用管理领域高端产学研智库,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日前举行线上闭门研讨会,主题为“二代征信报告和前沿信用评分”。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新海博士主持会议。

刘新海首先介绍了央行征信系统作为金融市场占比80%以上的信贷市场的基础设施,二代升级的重要性。其次,央行征信报告和相关的信用评分,不仅是当下信用风险的基本管理工具,也是未来大数据风控和金融科技创新的基础。再次,随着消费场景、经济形态和风险状况的变化,前沿信用评分和消费者评分需要跟进和关注,例如基于替代数据(电信数据和心理测量等)的信用评分和针对COVID-19的消费者风险敏感度评分。

央行征信中心前顾问、北京大学数据研究院专家李铭博士对央行二代征信系统建设的初衷、目标和动机进行了介绍。他认为二代征信系统相比于一代征信系统并未有太多的改变,还是一个过渡性的系统。未来征信系统的建设可以在减少数据项的复杂性和满足多层次的信贷市场需求方面逐步提升。

国内第一家个人征信机构上海资信原风控负责人、算话征信CEO蒋庆军回顾了上海资信的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的开发情况。蒋庆军表示,央行二代征信报告和一代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和上海资信的个人信用报告也很相似。目前用于个人信贷的风险评分已经超出了个人信用评分的范围,风控水平受制于数据,技术问题不大,数据孤岛比较严重,信贷机构的风控预算也约束了很多数据无法用于信用评分。此外,个人信息保护也引起大家更多的关注,基于征信报告的中间特征变量挖掘和分析的工作很有价值,值得研发和合作。

美国第二大征信局艾克飞(Equifax)原首席统计学家、百行征信咨询专家刘志军博士首先分享了在美国开发基于个人信用报告的特征变量的经验。他认为这是信用评分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工作,而且是比较专业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士进行专门的维护,建议央行征信中心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全球最大的征信机构益博睿(Experian)研发部门的原首席科学家杨子君博士认为基于央行征信报告可以拓展很多信用评分产品和服务,例如目前国内几乎处于空白地带的催收(Collection)评分、破产评分,基于信用报告的收入分析和资产重组分析等。未来还可以开发出租房评分和基于电信数据的信用评分。

来自新成立专业人士自发交流平台-金融街风控俱乐部代表安光勇先生(曾任韩国最大征信机构NICE的海外总监)认为基于心理测量学的信用评估不仅可以解决传统信贷模型的缺陷,而且解决数据依赖性问题,是未来信用评分值得探索的方向之一。

来自征信机构、金融机构、高校等单位的100余名业内专家参加了会议。据悉,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下设个人征信小组,汇集国内专业的个人征信专家,近期将继续组织深入的专题研讨,发布相关研究报告和书籍。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