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18日,镇江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会同镇江市经济学会组织专家召开《公路高质量发展,助推镇江跑得更快更稳——镇江市公路“十四五”发展思路研究》结题评审会。镇江市发改委工业处处长、市经济学会秘书长钱志俊主持会议,镇江市经济学会名誉会长、市政协原副主席朱云峰,江苏大学党委常委马志强担任课题组顾问。
评审会上,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明星围绕镇江市公路事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思路,对课题研究情况、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阐释。在听取汇报后,专家组对课题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分别提出了相关建议。
李明星介绍,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镇江市对公路交通的大力建设,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公路发展基本思路,对镇江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再出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十三五末,镇江市普通国省道里程共569.649公里,其中一级公路485.683公里,占比82.26%,低等级公路里程数在逐步减少。全市形成了由5条国道、14条省道共同组成的“六纵六横五联”的规划干线骨架公路网。在农村公路方面,镇江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6558公里,其中,县道1328公里,乡道2317公里,村道2913公里,实现了全市农村地区全覆盖,全市行政村双车道四级路通达率已达100%。
在为镇江公路事业成就喝彩的同时,课题组专家也指出了诸如:干线公路网尚未全面互联互通、快速公路没有连环成网、公路事业建设投资逐年下降。农村路网等级有待优化等一些典型问题。为此,课题组专家群策群力,在课题组顾问、莅会专家的综合意见下,最终提出了镇江市公路事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思路。
镇江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课题组组长王宁在评委会总结时指出,该课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为镇江公路事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较为完整的思路,为接下来的规划做出了重要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