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田间地头看老区可喜变化

2020-10-13 11:42:14 来源:本网专稿 薛秀红

陕西靖边县里从土地流转、产业扶贫、移民搬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下功夫,把脱贫举措落实落细,彻底拔掉穷根

□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薛秀红 文/图

金秋时节,由靖边县委、县政府联合人民摄影报社共同举办的“全国主流媒体看靖边”大型采风活动如期举行。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与采风团一行深入到靖边的田间地头,听老区声音,看靖边变化,多角度、近距离感受了靖边的新气象、新发展、新面貌。

靖边县位于陕西榆林市西南部,地处陕甘宁蒙交汇地带、毛乌素沙漠南缘。截至2019年年底,全县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20年动态调整后,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22户15616人,在册贫困户816户1393人,将于今年全面脱贫。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靖边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针对具体问题,县里从土地流转、产业扶贫、移民搬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下功夫,把脱贫举措落实落细,彻底拔掉穷根。”靖边县扶贫办副主任熊永平介绍说。

移民搬迁  完善后续配套扶持机制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靖边县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1992户7415人,全部为集中安置,共建成5处集中安置点,现已全部完成竣工验收。

记者见到68岁的郑国程时,他刚下班还穿着橙红色工作服,面色红润,在家接待了记者。郑国程原住东坑镇硬地梁村,生活环境艰苦,长期租房住。2017年他一家4口成为享受危房改造补助109户中的一户,异地搬迁至幸福家园。如今他们一家人住在90平米的楼房里,郑国程还拿出5万多元装修了房子,家电、家具一应俱全。“我和老伴被安排在小区环卫所上班,一个月加起来有2500元的收入,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小区通了天然气,冬天取暖国家还有补贴,好日子真的来了。”郑国程笑呵呵地说。

东坑镇党委副书记宋红义介绍说,东坑幸福家园共安置161户610人,其中东坑镇64户222人。

随后,记者来到东坑镇黄家峁村四组55岁的张彦兵家。张彦兵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不少,瘦瘦的,老实巴交。大儿子已经成家单过,妻子和女儿患有精神分裂症,没有劳动能力,家里靠他和小儿子支撑。2016年张彦兵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8年,张彦兵用3.7万元政府资金把原有住房进行了翻修,如今4口人住在4间房里,屋里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家具用品,略显空荡。张彦兵向记者介绍说,4人均享受低保,10亩地1年有1万元的收入,还养了10只羊。去年张彦兵家年收入3万多元,“两不愁,保障”已达标,退出了贫困户序列。“现在日子有了奔头,我还要再加把劲儿。”张彦兵干瘦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我们建立和完善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机制,同时还建立和完善了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脱贫攻坚政策的连续性。”熊永平在一旁介绍说。

▲黄蒿界镇马季沟村试种的200亩稻花香丰收在即,平均亩产500余斤,每斤20元,去除成本,每亩净收益8000元左右。

产权改革  循环生态农业前景广阔

靖边县近年来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托管等模式,解决了外出农户土地撂荒问题,实现了土地稳定收益。

在黄蒿界镇马季沟村的一片开阔地,记者登上一个小山包,顿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到了:目力所及是一片黄澄澄的稻田,而且是水稻。经镇长王彦荣介绍才得知,马季沟村处于无定河支流二道河流域,历史上一直有“泡稻子”的传统农业。但由于过去包产到户,土地零散,加上以前土地坑洼不平,不便于机械化作业,形不成规模化种植,群众自然而然改种了玉米和其它作物。

“三变”改革开展以来,全村7个村小组耕地10497亩、林地39200亩、树木22000棵等全部收回由集体统一管理经营,村民按股分红。王彦荣指着稻田介绍说,“今年我们镇从乡村振兴项目中安排资金350万元,对二道河流域2000多亩农田进行了平整改造,新建了2座拱水坝,维修加固了1座淤地坝,新打了3眼水井,新建了U型灌溉水渠10公里及配套设施。”

去年,马季沟村试种了200亩稻花香,平均亩产500余斤,每斤20元,去除成本,每亩净收益达到8000元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收益,今年村里探索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合作社在100亩稻田中试验养殖辽蟹,每亩可增加2000元~3000元,到时候稻田养蟹亩产值就能达到1万元,可以大面积推广。”村书记乐得合不拢嘴。

“马季沟村土地经过整合改造集体经营后,种植水稻比种植玉米和其他作物收入翻了几番,带动了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王彦荣赞许道。

产业扶贫  小萝卜大产业远销海外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关系到脱贫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近年来,东坑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探索推广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2020年,全镇仅胡萝卜种植面积就达到50000余亩。

“我们选用红金川优良品种,采用机械化深松整地、撒肥、起垄栽培,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机械化收获等种植集成技术,胡萝卜亩产可达6000公斤以上。由于品质优良,每公斤可卖到1.6元~1.8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宋红义说起胡萝卜产业滔滔不绝。

在黄家峁村一个胡萝卜加工现场,记者看到,胡萝卜从车上卸下来后,直接进入了清洗机器里,经过3次清洗,胡萝卜已经焕然一新,被传送带送到操作台上,再经过工人挑选,去除品相不好的,再按照个头大小装袋、装箱。宋红义顺手递给记者一个胡萝卜,果然名不虚传,清脆中带有一股甜香的味道。

“我们东坑红萝卜远销北京、上海、山东、重庆、武汉、长沙等地,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阿联酋、迪拜,是西北蔬菜种植大镇。”宋红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宁条梁镇的一个加工车间,工人们在胡萝卜流水线上忙碌着。

这种“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靖边县很广泛,记者在宁条梁镇也看到了同样的生产场景。

熊永平介绍说,目前全县形成了“菜、畜、薯”3个年产值10亿级的主导产业和种植面积达22万亩的特色产业,扶持了马季沟“三变改革”示范村、东高峁村经济联合社、西园则村集体经济、鼎宏绒业等一批示范典型,不断增强带贫益贫效果。

巩固提升  还需大量资金

近年来,靖边依托独特的资源、厚重的文化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路,着力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389.85亿元,居陕西县域经济GDP排名第3位。

“但靖边县属于非贫困县,上级扶贫资金投入较少,加之贫困人口集中在南部白于山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巩固提升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很大。”熊永平坦言,一是道路建设养护、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等资金缺口大。二是农网改造升级批复资金有限,严重影响电网改造进度。三是饮用水项目投资大,包括氟改水在内的项目资金缺口较大。

“村集体经济这几年有了起色,但缺乏特色,存在单一化、同质化等问题。”熊永平表示,虽然县里采取了多种正向引导、反面约束的措施和办法,但仍有贫困户难以做通思想工作,主动致富意愿不强,过度依赖帮扶政策,自身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庸懒散”“等靠要”依然存在。

“办法总比困难多。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安排了5个常态化指导组,分片区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导,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有序推进,重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熊永平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