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事业员工医疗养老保障白皮书》在京发布

2020-09-25 10:59:25 来源:本网专稿 

报告指出,企业的补充保障和员工的实际需求仍有差距,自选福利保障成趋势

9月23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指导,泰康保险集团委托尼尔森(中国)调研的《中国企事业员工医疗养老保障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第三届中国医养保险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是全国首份对企事业单位员工医疗、养老保障现状进行深刻洞察的权威报告。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长胡晓义,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熊梦,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等出席论坛并共同见证《白皮书》发布。

据悉,《白皮书》是我国首份对企事业单位员工医疗、养老保障现状进行深刻洞察的权威报告,基于我国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与四川等地区的大中型企业及员工的调研数据,就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保障规划提出专业意见。

《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多数大中型企业已搭建企业补充层保障,并逐步提升保障力度、完善保障范围并惠及员工家人。但是,有44%的企业认为员工对企业提供的医养保障感知度低,同时,企业提供的补充保障和员工的实际需求仍有差距。企业可以考虑借助专业外部供应商力量,充分发挥规划引导作用,撬动员工补充第三支柱个人保障,最大限度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

长寿时代已至,百岁人生来临。企事业单位作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不仅是第二支柱的付费主体,也在第一支柱基本保障和第三支柱个人补充保障中,发挥着费用代收代缴、福利规划引导的重要作用。当日,与会嘉宾对于企事业单位员工医疗、养老保障现状等问题建言献策。

胡晓义认为,“老有所养”要有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主要是三“养”,第一养是“养命”,即保障基本生活;第二养是“养身”,即保障基本健康;第三养是“养性”,即保持开朗心态。

郑功成指出,不同行业在满足员工福利普遍性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个性需求,做到员工福利机制的健康发展。这方面,泰康养老应继续发挥领头羊作用。

陈东升表示,“长寿时代”可以用两句话进行通俗地解释:一是,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百岁人生时代。二是,人类社会即将进入健康时代。百岁人生来临的核心特征就是“人人带病长期生存”。此外,“长寿时代”是一个积极的人口理论,因为长寿时代必然会带来长寿经济。泰康希望通过长寿时代的泰康方案,推动三支柱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商业力量。(司倩)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