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宁德讯 今年以来,福建省寿宁县人民法院以被推荐为全国“两个一站式”建设示范法院、全省司法文明研修实践基地试点法院为契机,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拓展司法服务渠道,推广应用“云服务”方式,完善司法服务机制体制,全力打造集约高效、便捷优质的司法服务体系,助推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现代化。
前置调解服务 激发改革活力
寿宁法院结合本院深厚的“无讼”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多元解纷实践,大力推进矛盾纠纷联动联调、多元化解工作,精心打造具有寿宁特色的纠纷解决新模式。
加强诉非联动机制建设。7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寿宁法院诉非联动中心,配备主任、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各1名,协调联系指导全县22家联动单位、108名特邀调解员、5名退休法官开展联动化诉讼工作。依托14个乡镇综治中心,建立乡镇“诉非联动”分中心,由一名资深法官和当地一名人民陪审员挂点联系,运用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开通与法院“诉非联动”中心视频连线,实现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调解“一站式”服务。同时建立村居“诉非联动”联络点,以“无讼共建”协议为基础,在全县3个社区、30个试点村居先行建立“诉非联动”联络点,拓宽纠纷化解渠道。成立至今,已化解物业等类案纠纷40余件。
加强诉前调解机制建设。成立“大下乡大共建大走访大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活动方案,明确26个试点村和3个共建社区走访目标,实施院领导分片负责制,要求一线诉前化解600件以上矛盾纠纷,推动诉源治理减量工程向纵深发展。实施诉前调解团队化管理,以1名副院长为团队长,1名审委会委员、1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为成员,专职开展诉前调解工作。今年以来,共诉前调解案件367件,同比增加205件,增长近127%,其中视频远程调解169件,同比增长5倍,平均用时30分钟。
推广线上服务 提升改革效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寿宁法院着力拓展线上司法服务,尽可能将司法审判工作由“线下”转为“线上”,在减少人员聚集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推动“云审判”成为常态化的办案模式。
加大宣传力度。将移动微法院、在线调解、诉讼服务中心、12368服务热线、综合送达等线上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板、LED显示屏等方式广而告之,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司法服务与审判执行工作“不掉线”。在诉讼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引导员,指导当事人通过线上平台参与诉讼服务。开展“云看房”“云看车”司法网拍直播看样活动,形成了法院工作线上与线上、现场与远程的快速互动模式。今年以来,共受理网上立案895件,占总立案数80.7%,其中民事案件网上立案率达90%以上。
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召开调解平台、电子送达平台培训会,制作平台操作规程,指导员额法官、书记员全员应用线上服务系统,提高审执质效。2月3日以来,开展网上庭审142件,网上调解117件,网上证据交换28件,网上缴费530件,电子送达542件,线上发放执行案款2455万元。
为适应深化改革发展需要,寿宁法院将提升干警自身能力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开展法官、法官助理全覆盖读书活动,启动第三、四期梦龙读书会,组织18名员额法官和5名法官助理分批精读《裁判的方法》《民法典》,利用钉钉、QQ、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系统等平台,落实“闽法讲堂”等各项培训任务,着力提升审判人员的司法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寿宁县委改革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