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讯)作为中国大唐集团在黔央企,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提高政治站位,把脱贫攻坚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职责和使命,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地方党委政府及集团公司党组工作要求,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团结带领系统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扶贫干部,强化组织领导,细化保障措施,创新方式方法,发挥行业优势,主动担当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年”各项任务目标,为全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大唐贵电力量。
组织+领导 压紧压实帮扶责任
“扶贫工作,重点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要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让困难群众得到实惠,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自2015年启动精准扶贫工作后,该公司严格按照省市县各级政府和集团公司党组统一安排部署,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面部署、指导、督促、督战公司脱贫攻坚工作,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基层企业同步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脱贫攻坚滚动三年行动计划》,把抓好扶贫工作作为管党治党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扶贫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把扶贫任务全面落实到基层企业、各级党组织和扶贫干部,明确要求各基层企业的党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亲自抓脱贫攻坚,重大事项要亲自安排部署,重要环节要亲自协调,确保扶贫项目高质量实施。
人力+措施保障 坚持实施精准扶贫
“该村多民族聚居地,自然条件恶劣还常年缺水,贫困人口居多,必须详细了解全村的生产生活现状、致贫原因、目前面临的难题等实情,必须坚持一户一策,对症下药,认真制定脱贫方案……”准确掌握对口帮扶地区的贫困现状、贫困原因等情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依据。该公司主要领导先后30次赴对口帮扶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镇双井村、水城县杨梅乡光明村、钟山区汪家寨镇新华村、毕节市赫章县松林坡乡等地实地调研、慰问帮扶、现场督战,与地方政府共同协商解决脱贫攻坚,及时准确掌握对口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底数、产业底数、就业底数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扶贫存在问题与困难,累计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22次,从人、财、物等方面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为制定和调整脱贫攻坚计划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以来,该公司先后选派驻村“第一书记”3人,6名扶贫工作队员在四个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他们扎根坚守乌蒙沃土,接力努力奔跑,与扶贫村、贫困户同吃同住,秉持不胜不休的拼搏干劲,持续推动贫困村高质量党建引领精准脱贫,用点滴付出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勤劳和智慧带领扶贫村一起脱贫致富,一起同步奔小康。
教育+就业扶贫 积极发挥企业优势
“我们会加倍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我要努力考上电力大学”“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电力人,为大家送去温暖和关爱……”小朋友们信誓旦旦的告诉着我们。由于该公司所属基层企业发耳发电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等所处地理位置特殊,企业周边村寨仍然有很多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的现象依然突出,儿童的健康成长始终是一大难题。为积极响应全省“脱贫攻坚春、秋季攻势”推进会精神,落实集团党组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公司先后出资60.1万元用于贫困地区校园建设,在六盘水市杨梅乡光明村小学、镇宁自治县革利乡中心学校、镇宁自治县革利乡革帮村教学点援建“大唐书屋”,在巴铃镇百卡村送瓦小学援建学生食堂和卫生间,在晴隆县光照镇孟寨小学援建路灯,不断改善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教学环境;累计投入25万元帮扶资金,资助50名大学生圆了大学梦;出资13万元帮助发耳镇双井村23个村民组增设广播系统,方便村里广播通知、日常管理及远程培训教育;捐赠10万元帮扶发耳镇双井村修建食堂,改善村支两委工作人员及驻村干部就餐难问题;不断加强村委会党员干部、贫困户劳动就业、致富带头人及农产品销售等技能培训,先后组织开展11期培训班,培训技术人员80名,安排贫困村劳动力就业609人,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了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撑。
产业+项目+消费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以前一年都在田间地头,所收获的粮食也不足以养家糊口,自大唐发电公司帮忙建起养鸡大棚后,全家光靠养鸡效益就提高了生活水平,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了,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了……”该公司结合定点扶贫地区实际,创新帮扶举措,通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消费扶贫等重点项目提高扶贫成效,成功帮助扶贫村实现由“输血”变“造血”。2019年以来,该公司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0万元,帮扶六盘水市水城县杨梅乡光明村建成乌蒙凤鸡养殖基地,项目充分利用当地适合放养鸡生长的自然环境,经公司扶贫工作队项目引进、技术培训、现场指导、销售帮扶、产业孵化等点对点帮扶,该村养殖规模从建设初期的400多羽增长至目前的3000多羽,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实现了以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的目标;投入扶贫资金60万元,帮扶水城县发耳镇双井村建设蔬菜大棚一期和二期基地,大棚蔬菜面积达4500平米,公司所属发耳公司与双井村村合作社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依托发耳公司食堂为蔬菜大棚项目解决销路问题;投入扶贫资金20万元,帮扶毕节市赫章县松林坡乡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将以前的玉米地改种马铃薯,共计调整土地2000亩,带动371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大唐贵州公司在镇宁县援建的“大唐书屋”
“新能源项目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必须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新能源项目发展工作,千方百计把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该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履行中央企业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致力贵州区域内风电、光伏、分布式、多能互补等生态综合能源开发利用、投资建设,积极探索符合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立足各贫困县自然资源优势,高质量开展新能源项目发展“造血”式扶贫。2012至2020年期间,该公司先后在黔东南、黔西南、黔南、安顺、遵义、六盘水等地发展建设绿色产业项目16项,通过产业项目扶贫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000余人,增强了贫困地区稳定脱贫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了贫困地区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感谢大唐贵州公司组织开展的线上和线下消费扶贫,要是在耽搁一阵子,村里这樱桃、杨梅、蔬菜就会……”该公司将消费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支撑保障工作之一,积极动员系统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消费扶贫。疫情期间,公司主动为政府、定点扶贫村、贫困农户解决农畜牧产品滞销、卖难问题,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充分利用食堂、工会、电商平台等多种采购渠道,帮助贫困地区消费各类农副产品781435.94斤,采购金额7051844.98元,有效帮助解决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滞销问题,大大缓解了疫情造成的农产品滞销问题。
“我们全力争取在‘十四五’规划中,清洁能源装机达到百万千瓦以上,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惠及更多百姓群众增收致富。”接下来,大唐贵州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贵州省委省政府、集团党组相关扶贫政策,坚持“干就干一流的事,干就干成一流”总要求,加快建设“省内有影响、集团站排头”的一流区域清洁能源服务公司,继续加大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消费扶贫等工作力度,为全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贡献大唐贵电力量,用实际行动彰显中国大唐“负责任、有实力、可信赖”的央企形象。(作者: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 高忠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