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一村一辅警”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2020-09-16 11:01:45 来源:本网专稿 编辑:李艳婷 

四川凉山州德昌县探索“一村一辅警”机制,社会治理正式从乡镇一级延伸到所有行政村,不仅为加强基层治理能力提供了队伍保障,更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让脱贫奔康的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更有底气。

谋划 立足现实科学前瞻

在充分学习领会国家、省、州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后,德昌县计划开始推行“一村一辅警”机制。但德昌县行政村达137个,数量庞大,这意味着摘下贫困帽子没几年的县域经济在现阶段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基层辅警队伍正常运转。

转机出现在2019年10月底,德昌县开始进行乡镇区划调整改革,137个行政村缩减为65个,此时就具备了实施“一村一辅警”的可行性基础。

定策 党政统领保障有力

由此,“党政支撑、公安主抓、部门协同、基层参与”的工作基调被迅速确定。

在党政主导、上下联动的格局下,德昌县的“一村一辅警”工作得到有力保障。首先是警力编制保障到位,结合村级建制调整,德昌县出台《关于同意县公安局增加使用100名辅警的通知》文件,明确工资待遇;同时,装备经费保障到位,投入办公经费110万元,为驻村警务站配备警用摩托车、移动终端机等装备;在此基础上,党政协调乡村保障驻村辅警的办公场所、解决吃住问题,进一步使工作生活保障到位。

破题 先行试点科学求证

但保障到位并不意味着“大干快上”。本着用好每一分财政投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原则,德昌县公安局“大胆创新、小心求证”,于2020年3月,先行开展了试点工作。

首先确定了德州街道凤凰社区、乐跃镇群英村、铁炉镇铁炉岗村、热河镇棉花村、麻栗镇阿月村、昌州街道永兴村、茨达镇花园村和永郎镇马鞍村8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村为试点,从现有的辅警队伍中选派出9名自愿到基层服务的年轻人驻扎进去。

试点工作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2020年3月至4月,“一村一辅警”试点村的警情同比下降了30%。

“从试点村反馈回来的意见也显示,辅警驻村明显提高了人民群众安全感,群众有了矛盾纠纷直接找驻村辅警,并且大多能得到快速调解,苗头问题早消化,敏感问题早防范,社会治安明显改善,警民关系更加和谐。”据德昌县公安局驻村辅警管理办公室杨寒介绍。

实施 稳健推广不断完善

在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印证“三级防控”构想并形成可推广经验的同时,100名驻村辅警的招录工作也已经完成。在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体能测试和岗前培训后,选拔出了73名驻村辅警。

在驻村前,县公安局采取“战训合一”模式,加设了一项“岗前培训”,在9名参加过试点工作的辅警带领下,全部投入四个城区社区和重点农村的基础工作集中攻坚,锻炼他们工作耐性,培养履职责任感,使之对业务更加熟悉。

在磨炼队伍的同时,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为了对驻村辅警实现有效管理,德昌县公安局制定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派出所”的双重管理体制,防止监督督促考核不力和过度下达任务,明确驻村辅警在自发搬迁人员管控、基础数据采集、矛盾纠纷排查、法制宣传、巡逻防控、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在此基础上,一系列驻村辅警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制度也相继出台。

与职责相对应的,还有权益。县公安局不仅下发通知明确驻村辅警待遇,还研究确定了驻村辅警的交通、通讯工具及警务装备,采购55辆警用摩托和55部移动终端,方便驻村辅警开展工作。同时,该局投入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村警助手”系统,实现基层信息主动推送至相关责任单位及村(社)干部,提高驻村辅警的工作效率。

当前,德昌县正在全面整合政法农村网格员和部分司法调解员职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轻财政压力,提高辅警待遇稳定队伍,确保德昌农村治安防控长治久安。(邱富权 郑莉萍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唐元龙)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