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山东-中国改革报看山东,山东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化”并举 创建生活垃圾处置监管“青岛品牌”

2020-09-09 11:02:02 来源:中国改革报 

山东青岛市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处置监管水平,努力实现“管理法治化、措施科技化、服务精细化、监督开放化”

□ 本报记者 孙 俨

□ 赵 宗

园区生活垃圾“零填埋”,填埋气体全部收集,垃圾处置全链条在线监控……山东青岛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监管高标准、严要求,把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服务工作的“最后一关”。

据了解,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发展中心负责全市的生活垃圾处置监管工作,中心立足职责职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打造“管理法治化、措施科技化、服务精细化、监督开放化”生活垃圾处置监管“青岛品牌”。

制度全覆盖,推进监管依据法治化。针对填埋、焚烧、生化处理、餐厨垃圾处理、渗沥液处理、沼气发电等10余个垃圾处理设施及其配套附属设施,青岛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监管考核办法,明确监管方式,规范监管流程,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监管内容覆盖每个设施的计量管理、运行作业、污染控制、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科技赋能,推进监管手段多样化。近年来,青岛市在现场检查的基础上,对标先进城市,发挥创新能力,从监管科技化、信息化上入手,依托环卫数字化监管平台,将终端处理设施重点作业视频以及运行数据、环保数据、计量数据等纳入在线监控,通过安装手机App,与数字化监管平台连接,实现随时随地查看运行数据,利用手持终端的便捷性,开展实地检查、网上流转的无纸化办公模式,打造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终端智慧监管,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监管质量和效率。

安全环保并重,推进监管服务精细化。青岛市在垃圾处置设施安全管理自治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十三五”以来,青岛市大力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作保障”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随着焚烧项目不断建成运行,2019年9月30日,青岛市主城区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2020年底,全市城镇原生生活垃圾将实现“零填埋”。在污染物检测方面,通过采取督导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制定全年污染物检测计划、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开展日常检测等措施,提高污染物检测频次和数量,仅小涧西生活垃圾填埋场及附属设施污染指标检测就达75项。青岛市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作业规范,各项污染指标符合要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100%,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开展公众监督,推进监管渠道开放化。全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厂区门口全部安装环保显示屏,及时公布烟气排放指标,接受周边居民监督;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除在环保部门要求的网站进行公示外,还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对外公布,接受市民监督;开展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对外开放工作,累计接待参观4000余人次,提高了广大市民群众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认知度。通过一系列监督渠道,引导市民广泛参与监督管理,提升监管水平。


[责任编辑: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