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记者在呼和浩特海关2020年稳外贸稳外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呼和浩特海关出台稳外贸稳外资22条工作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
据海关数据统计,前7个月,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值577.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9.2%,7月份外贸运行下跌趋势放缓,出口呈现正增长。7月份出口值30.4亿元,增长0.8%;进口值54.5亿元,下降2.3%,降幅环比收窄20.8个百分点。
为保市场主体和夯实稳外资基础,今年以来,呼和浩特海关为企业提供“定期走访、专人引导、重点扶持”服务,受理投资总额124.93亿元,减免增值税和关税1.17亿元。同时推进“零接触”办理措施,在不占用企业资金和企业授信额度的同时,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充分发挥WTO/TBT-SPS协议预警和通报评议作用,优化完善对出口企业的技术贸易措施咨询服务,在进出口各环节予以支持,“一企一策”做好服务。
在保市场份额同时,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培育关区特色农产品、食品出口产业集群。对重点出口农产品、食品企业主动开展培育,扶持更多出口农产品、食品企业获得境外官方注册,助力企业抓住时机扩展海外市场。1-7月,呼和浩特海关辖区出口农产品、食品货值34.9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发挥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作用,推动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建设,1-7月,呼和浩特海关辖区出口果蔬6.2万吨,货值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24%。
同时,呼和浩特海关持续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超量完成压缩50%的工作指标。加大AEO国际互认力度,对关区AEO企业属地查验项目优先办理,支持AEO企业便利通关。优化大宗商品检验模式改革,降低进出口环节制度性交易成本,以进口矿产品为切入点,研究“两段准入”监管作业分工实施方案,采取提前申报、远程审核等措施,进口铁矿石在二连口岸的整体通关时长缩短60%以上。1-7月,口岸进口铁矿石892.72万吨、42.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1.3%。
此外,呼和浩特海关推动开发开放平台建设,关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验收、封关运行数量创历史新高,为自治区开拓新的贸易增长点创建了高品质平台,为自治区申建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合关区实际情况,成立推动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质量发展专班,出台15条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细化举措。支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完善关区跨境电商辅助监管系统,优化业务流程,落实跨境电商退货政策和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出口监管改革措施,使跨境电商商品进得来、出得去、退得了。(本报记者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