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喜忧参半:深圳电动车道路解禁后“带牌销售设门槛”

2020-08-29 15:44:41 来源:改革网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刘延春 报道


在全国上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大环境下,尤其是李克强总理6月初称赞“地摊经济”之后,各地市纷纷出台相应惠民利市政策或法规,以激发更大民生活力。

这不,就在6月12日,深圳交警以满足市民群众出行需求为前提,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踏勘、调研座谈等方式,对当地电动二轮车通行管理政策作出科学合理优化和调整,发布了《关于调整宝安、光明区电动二轮车通行管理的通告》。

经本轮调整后,宝安区电动二轮车禁止通行路段共14条、片区2个、立交及跨线桥18座,相比原方案减少了153条道路;光明区电动二轮车禁止通行路段共4条、立交及跨线桥2座,相比原方案减少了36条道路。

禁止通行道路减少量越大,意味着电动二轮车可通行道路数量越多,行驶中的道路连贯性越能得到保障。稍作计算就可以知道,宝安和光明两区禁行道路共计减少了189条,难怪当地市民说,“骑得顺畅了,我们老百姓自然高兴了”。

这次深圳发布的电动二轮车相关通告,着实令当地百姓感到喜悦,表示欢迎。但3天后深圳宝安和光明两区推行的电动二轮车备案办理要求,却又令当地百姓及众多电动二轮车销售商家“头痛”起来。

“深圳交警”微信公众号6月9日发布信息称,6月15日起,在宝安区和光明区对于符合新国标标准的车辆,市民持深圳户籍身份证或居住证即可办理电动二轮车备案,发放可长期使用的白色标识。深圳交警同时称:已经同时向参与试点的门店推行带标识销售政策。

据宝安、光明两区电动二轮车商户代表反映称,这条微信发布后,交警部门同时向有营业执照的商户门店发放了《带标识销售交通安全试行服务点申请表》。如此一来,相当于要求门店“带牌销售”电动二轮车,但同时抬高了市民购买电动二轮车门槛:要么是深圳户籍,要么是有深圳居住证。办理深圳户籍的条件和难度暂且不说,就是办理深圳居住证,相对较低的条件是“社保满一年”。

“不好买了!”“不好卖了!”……深圳市民和相关门店对于电动二轮车新规带来的头痛问题,于8月21日在光明区玉塘街道玉律社区举办的电动自行车相关宣传活动上进行了集中反映。

如深圳很多城中村社区一样,玉律社区常住居民多为外来人口。当地胡女士、郭女士分别反映,她们的小孩马上要开学了,计划买辆电动车送孩子上学,但门店要求必须提供深圳户籍身份证或居住证才能卖。因为她们没有工作、没缴社保,办不了居住证,所以买不了电动车。胡女士说,虽然老公有工作缴了社保有居住证、买了电动车,但要自己上下班使用。卢先生反映他刚来深圳,在沙井找到了工作,缴社保时间不够办不了居住证,所有也只能“望电动车兴叹”。当天活动现场有10余位居民反映了类似情况和问题。

“之前一个月卖七八十辆,现在每月卖不到二十辆!”电动二轮车门店老板阮先生、未先生分别代表宝安区和光明区电动二轮车门店“诉苦”:突发疫情已经给实体店造成影响,现在交警又出了“带牌销售、新规门槛”,使得他们经营陷入“绝境”,“大部分店主都很绝望”。

个体工商户、实体门店等,是市场运行的“毛细血管”,政府政策支持和帮扶不可或缺。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企业困难凸显,亟需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

《意见》特别提出进一步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降低就业创业门槛。

“我们支持严管、带牌销售,但深户和居住证的‘前置门槛’要取消,否则疏就变成了堵!”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以多年来的禁摩限电结果来看,此次深户、居住证等上牌“新规门槛”可能会造成大部分市民不能到正规门店买合标车,就可能导致又出现以往现象:市场秩序被打乱,地下低价劣质电动车泛滥,从而增加火灾和交通事故等安全隐患。

“正在与市交警局协商,看能否适度放开。”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陈锦花说,经过调查了解到在宝安和光明的“带牌销售”试点,有深户和居住证的条件要求,目的是为了控制电动二轮车规模。但从便民角度考虑,很多外来务工者客观原因没能办理居住证,却又有上下班或接送孩子使用电动车需要,所以已经和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有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下一步考虑适当放宽电动二轮车办理上牌条件。

  “带牌销售本来是好事,便民利市,结果又被居住证卡住了!”深圳市人大代表胡桂梁表示,将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电动二轮车上牌的“门槛问题”。


[责任编辑:立东]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