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广西-中国改革报看广西,广西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敢吃螃蟹敢尝鲜,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时间银行”为和谐社会加分

2020-08-29 12:27:40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李寒江  梁莉芬



撰文摄影/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李寒江  梁莉芬

8月28日,广西钦州市召开“时间银行”志愿服务试点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向中央及省市媒体通报钦南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试点推进情况。

此次发布会
钦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周小燕主持,钦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龙门港镇党委书记谭弋飞,钦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莫峥嵘,钦南区文峰街道办事处主任黄素明出席会议并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近年来,钦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按照党委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不断探索创新,打造出“时间银行”这一个互助养老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将文峰街道文昌社区作为广西“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首批试点社区,于2019年5月23日率先在全区正式启动了养老志愿服务。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运行,文昌社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雏形已初具规模,注册志愿者发展到182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79次,志愿服务时长150小时,服务社区群众近千人。



一、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服务机制。

〔1〕规范时间存入。参照银行的储蓄制度和管理模式,设立时间银行,制定了志愿服务时间存入的标准,将“志愿服务”类别分为家政服务、外出代办、护理等,对“服务内容”明确难度系数,以服务时间和难度系数确定志愿者的存入时间,制作“时间银行”存折,记载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活动记录。按照“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原则,鼓励志愿者尤其是健康低龄老人,为辖区内“高龄、失能、失智、行动不便”等有服务需求的老人提供邻里关照、家政服务、外出代办等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待自己年迈需要帮助时再提取储存的时间兑换服务,形成一代帮一代、低龄扶高龄的波浪式互助养老的良性循环。

〔2〕推行积分制管理。为充分调动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钦南区制定了《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及兑换细则》,社区志愿者可以用志愿服务获得的积分(时间)兑换社区服务,或转赠给需要兑换社区服务的人,或者可以在社区慈善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如医用急救包、香皂、小型美甲工具盒、手帕纸巾、洗衣液、洗洁精、牙刷等,既为他人提供了无偿志愿服务,又可以满足了自身养老服务需求。



二、实现志愿服务双向互助流通。

“时间银行”存下的不仅是志愿服务时间,也存下了社会的爱心指数。钦南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将过去单方面强调志愿者的付出与奉献,转变为通过正向激励的办法,鼓励支持志愿服务。对于广大志愿者而言,他们自愿且无偿地为身边行动不便、子女在外的老人提供公益服务,存下的“时间币”,体现社会对爱心志愿者的尊重和理解,也是在制度上的鼓励和支持。经过努力,钦南区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有200多支志愿服务队,7万多名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


三、推动试点经验推广成效初显。

钦南区以文昌社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试点为模板,结合工作实际,大力推动试点经验的推广工作,今年打造出了尖山街道排榜社区、文峰街道三宣堂社区、那丽镇土地田村委等3个“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钦南区共有“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点4个,招募有志愿者400多名,今年共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160多场次,服务人次达到4000多人次。

下一步,钦南区将在商业氛围较为浓厚的年年丰商圈打造新的“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点,检验“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在不同社区环境下的可行性,为推广“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活动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数据样本。

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模式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推动志愿服务深入人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构建“国际门户港、自贸试验区、绿色石化业、江海宜居城、小康幸福人”的美好愿景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寒江]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