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辉煌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丁 南
8月1日,福建泉州市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G324国道至山海路段试行单向通车。作为省、市重点项目,全长7.17公里的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通车后,将大大缓解泉州中心市区的交通压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目前,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主线虽未正式通车,但针对周边学校多、通车后学生通行存在安全隐患这一问题,“规划建设人行天桥”已被有预见性地列入民生热难点问题整改清单。
近年来,泉州市用情、用心、用智做大民生版图,创新完善化解民生热难点问题工作机制,把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举措落实到办理回应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具体行动中,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五个机制
记者从泉州市委改革办获悉,在探索长效解决民生热难点问题路径上,泉州市创新建立“定期摸排、限期解决、长期跟进、定期和不定期‘回头看’、可预期向群众反馈”等5个机制,形成从问题摸排、梳理汇总、分解任务、督促落实、成效评估、跟踪反馈的全工作责任链条,推动民生热难点问题整改常态化、长效化。
定期摸排,精准靶向群众所急所需。围绕“抓热点、解痛点、攻难点、通堵点”,泉州市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摸排梳理,滚动设立和不断充实“民生热难点题库”。同时,利用实地调研以及“两会”提案、新闻热线、12345平台、网络舆情及政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征集群众诉求,切实摸清人民群众关切的热难点问题。
限期解决,实行逐项对账销号管理。泉州市根据民生热难点问题难易程度和具体要求进行分类整改,对能够立行立改的民生事项,由12345平台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对带有一定普遍性、能在一个年度内解决的问题,统筹考虑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对累积多年、涉及体制机制的历史遗留问题,列入民生“XIN”行动项目。此外,建立市域统筹、区域联动、部门联合的协同协作机制,每一项整改任务明确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长期跟进,高质高效抓好整改落实。一方面,实施疏堵结合,对一些容易引起反弹回潮的管理类项目,比如城市市容秩序混杂问题,注重创新疏解方法予以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培育典型示范,组织开展同类、共性问题研究,及时把点上的经验转化为面上的做法,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推动“盆景”变“风景”。
定期和不定期“回头看”,倒逼“最后一公里”举措的落实。对立行立改民生事项,由泉州市信访局通过12345便民服务平台跟踪督促落实;对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的项目,由泉州市委办、市政府办跟踪督促落实;对民生“XIN”行动拓展攻坚项目,由泉州市委改革办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市效能办跟踪督促落实。为强化督查督办力度,采取年中年底定期收账以及不定期专业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跟进、通报民生热难点问题整改进度。
可预期向群众反馈,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泉州市采取会议座谈、回访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整改落实情况的意见和评价,依据成效评估通报反馈给承办单位并督促落实深化整改措施。同时,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完善社会沟通机制,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确保民生热难点问题解决到群众的心坎上。
实现四个转变
泉州市委改革办提供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泉州全市12345平台受理群众诉求21.66万件,比升4成,办件满意率高达99%,同时信访总量下降13.5%,为全省降幅最高。
得益于“五个机制”的建立,泉州市变被动治理为主动治理、碎片治理为系统治理、突击治理为长效治理,社会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从被动收集碎片化到主动摸排系统化转变。泉州市改变过去被动式收集个案问题,既敞开大门听民意,运用12345平台、市长信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渠道收集问题,又注重深入基层一线问民需、听民声。对群众关注的问题,按轻重缓急系统梳理,尽可能减少覆盖盲区,并充分体现预见性与前瞻性。
从推诿扯皮难落实到统筹协调强推进转变。泉州市针对部分问题存在职能交叉、职责重叠、权责不清等现象,充分发挥市委改革办统筹协调职能,多部门联动,采取过程式督导、服务式督导、协调式督导方式推动落实,有效破解部门间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比如,针对安置房办证这一老大难问题,跨部门协调突破手续不全、资料遗失、产权面积不清晰等难题,3.2万套安置房中已登记发证1.4万套,其余正按时序推进。
从就事论事抓整改到举一反三建机制转变。改变过去以“就事论事”“一对一”方式解决问题的做法,泉州市对群众反映的典型问题、共性问题进行“解剖麻雀”,将个案的有效实践上升为实用管用的制度机制创新。比如,针对老旧小区因审批手续繁杂、费用高但无公维金导致电梯加装难的问题,出台《泉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按照每梯4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从按部就班软约束到纳入考评硬约束转变。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前泉州市职能部门通常采取按部就班走流程形式办理,现在则采取“督查+考评”相结合方式,一方面,加强牵头单位对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对牵头单位的双重督导,另一方面,将民生热难点问题化解工作纳入泉州“强基促稳”专项行动,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有效推动了问题整改。
截至目前,泉州市2019年下发的两批32个民生热难点问题中,有29个项目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动车站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城市公交服务品质、农村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等14个问题初步建立了长效机制,治理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