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 光伏产业将上演“二次起跳”

2020-08-11 12:53:33 来源:本网专稿 

在SNEC第十四届(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论坛上,业内人士表示,光伏产业将进入以科技迭代带动全面创新的新通道


□吴昊 张小宝 陈学谦

“如今,光伏已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在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很多挑战。”8月7日在沪召开的SNEC第十四届(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论坛上,国务院原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石定寰表示,首先要积极贯彻“能源革命”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发展不断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对光伏产业而言,挑战和机遇是孪生子,迎接挑战才可能抓住机遇。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但面对严峻挑战,光伏行业凭借着坚强的韧性,实现了“逆势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产业链各环节保持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同比上升32.3%、19.0%、15.7%、13.4%。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光伏行业前景向好,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稳中向好,光伏加速对传统能源替代

根据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152万千瓦。“在今年极其特殊的情况下,这个数据令人鼓舞。”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论坛上表示,2020年上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光伏产业基本面不改,依然坚强。他指出,“后疫情时代”,光伏产业虽然会有短暂的波动,但基本态势是稳中向好,将迈向新的战略机遇期。

长期向好,是业内对光伏未来发展前景的共识。根据IRENA的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57%,其中风能和光伏的发电量和装机量均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全球电力的1/3将来自风能和太阳能,与2017年相比,增长超过10倍。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SPE)的预测,全球光伏装机量有望在2022年突破TW级大关。在乐观情景下,到2024年可达到1.678TW,全球光伏年度装机量将由2020年的138.8GW增长到2024年的255GW。

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纪凡看来,光伏发电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正在加速,光伏应用市场越来越广阔,中国光伏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都走到了世界领军者的位置。他表示,“随着中国光伏产品的产能、产量和应用在全球占比越来越高,我们肩负重任,并且任重道远,要为全世界向无碳能源转型作出领军者的贡献。”

“站在‘十三五’之末、‘十四五’之初,站在我国全力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加快推动能源转型、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节点来看,光伏的经济性优势越来越凸显。”朱共山表示,当前,光伏电站单瓦造价已降至4元以下,光伏发电“一度电一毛钱”已不再稀奇,实现“平价上网”后的下一站将是“低价上网”,直到实现“清洁替代”。

融合发展,“光伏+”将成为标准配置

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光伏与多种业态结合的“光伏+”模式正在取得突破。石定寰认为,光伏行业目前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是掌握各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质量,加强光伏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让光伏进入到农业、环境保护、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

在“光伏+”的多样化尝试中,光伏与储能的结合日益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光伏+储能’将成为必不可少的‘标准配置’和中坚力量。”朱共山表示,在大型储能、工商业及户用储能、5G基站储能、数据中心储能等全场景储能应用中,光伏都是“最佳伴侣”,源、网、荷、储互动,风、光、储、充、用一体化,将推动光伏产业广泛地融入能源大系统。

朱共山认为,在未来5年,仅中国的“光伏+储能”,就将可能实现每年2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的出口创汇能力。此外,特高压+清洁能源+能源互联网+储能+能源大数据+电动汽车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将打破光伏发电在空间分布、时间限制方面的不均衡性,让光伏消除短板,放大长板,插上翅膀,拓展发展的空间和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和储能介质,氢能的发展正在为“光伏+”提供一种新的路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认为,氢能是未来主要的能源之一。“太阳能光伏制氢,在未来是非常有前景的。氢能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石油天然气依赖国外的状况,未来只需将光伏度电成本降至1毛钱,光伏制氢就可以完全代替煤制氢。”

“可再生能源制氢可以进一步提升消纳能力,通过氢能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量储存起来,具有重大意义。”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顾亦磊指出,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是使用电网制氢,而光伏制氢的优势在于光伏发电本身是直流电,而制氢需要的也是直流电,只需要有直流电池装置,就可以大幅降低制氢成本。

技术创新,与5G综合能源跨界共舞

光伏作为近10年来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其与生俱来的“基因”。高纪凡表示,光伏产业不能一味追求产能扩张,而要加强提升品牌竞争力,通过全流程管理,提供高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

高纪凡认为,光伏行业将不断提高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以5G、大数据中心、充电桩、清洁能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迎来“爆发式”发展,与此相伴,光伏产业与物联网、边缘计算和工业互联网以及5G等技术将深度融合。

对此,朱共山表示认同,光伏产业将从集中走向分布,从分布走向嵌入,与5G通讯等产业完美地跨界共舞。在他看来,“5G能源系统将为‘新基建’保驾护航,而光伏可以和5G基站、特高压、大数据、AI智能、新能源充电桩、工业互联网、城际铁路等紧密地拥抱,参与5G综合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过程。”

石定寰表示,“对光伏产业而言,挑战和机遇是孪生子,迎接挑战才可能抓住机遇。在今天全球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强劲的动力。”他还透露,国家电网公司近期正式推出了可再生能源云,通过建立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的方式,可以让更多光伏发电进入电网。

“放眼‘十四五’,光伏产业将上演‘二次起跳’。”朱共山表示,光伏产业将进入以科技迭代带动全面创新的新通道。他指出,光伏新一代高新材料与技术、光伏智能制造等“黑科技”会逐步登场,伴随着光伏产业从快速生长转向健康生长、高质量生长的步伐,在多电源联合优化运行、多场景创新应用中,获得更高的发展自由度。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