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苏-中国改革报看江苏,江苏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泗阳答卷”

2020-08-10 17:19:45 来源: 

江苏泗阳县以综合考核为引领,大力锻造时代精神,始终保持“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精气神,对标对表,负重拼搏,营造争先进位、竞相发展浓烈氛围

江苏泗阳县委书记徐勤忠(中)在调研 (江苏泗阳县深改办供图)



□ 徐勤忠


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新思想新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在全省上下营造了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浓烈氛围。近年来,泗阳县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以综合考核为引领,大力锻造时代精神,始终保持“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精气神,对标对表,负重拼搏,奋力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泗阳答卷”。

紧盯“指挥棒”

争先进位实现新突破

对照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立足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坚持系统化思维,注重谋大事、把方向、聚合力,把“十三五”依次确定为“拼搏、攻坚、突破、冲刺、决胜”之年,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荣获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推进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8项表彰奖励,以及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项目突破强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投资为要”理念,始终把招项目、建项目、育项目、帮项目作为“头版头条”,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排定实施四大领域220个重大项目,实现百亿级“顶天立地”大项目招引历史性突破,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工业开票销售、工业增值税、纳税超千万元企业“三大工业指标”翻番目标。

园区升级优载体。围绕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集聚高地,通过抓园区、谋创建、求突破,在全市率先开启南北共建高端产业“飞地经济”新模式,启动12.8平方公里的吴江泗阳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稳居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核15强、位列苏北省级经济开发区第2位,先后获批国家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特色载体和省“一区多园”改革试点。

改革增效提动能。围绕存量改革求深化、结构改革求优化、增量改革求突破,紧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六大重点领域,出台《泗阳县大气污染防治点位长制工作方案》等各类改革实施方案50余项,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0余项,行政审批“2212”改革走在省市前列,“急诊救助”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

民生为本增福祉。坚持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排定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强弱项5大类48项工作清单,大力推进脱贫奔小康3年行动计划,用心用情办好农房改善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供水安全等“1+3”民生实事,扎实开展“万人帮企送万岗”活动,让发展成果有更多的“民生含量”,圆满完成“十三五”脱贫任务,2.2万户农民实现住房改善。

生态优先靓底色。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突出“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6年行动计划,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获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省生态园林城市,荣膺2019锦绣中国榜“新时代中国绿水青山生态强县”,八堡村等5个村居入选“国家森林乡村”,获评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和首批国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激扬“精气神”

比学赶超谱写新答卷

考核只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双答卷”,我们坚决拿出最好的状态,扎实开展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年、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年、社会治理创新创优年“三个年”活动,积极“保”、夯实“稳”、拓展“进”,在比学赶超的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奋力夺取“双胜利”。

聚焦全面小康“政治任务”。紧盯省定41项县级监测指标,聚焦薄弱短板,狠抓重点关键,全力补短补软,确保与省市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围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着力抓好产业就业、公共空间治理、“强村三项”试点等关键举措,确保实现低收入人口脱贫巩固率、经济薄弱村增收达标率和“三保障”政策落实覆盖率3个“100%”,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收入增长分别达到20%和10%以上。

聚焦产业支撑“第一抓手”。产业强则经济强。工业上紧盯“2+1+N”主导产业,抢抓“新基建”风口机遇,持续开展招大引强、招高引新“三比三赛”活动,聚力推进80个重大产业项目,倒逼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产业“三个转变”,确保完成全年“765”招商目标。农业上紧盯精品桃果、绿色蔬菜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一镇一园一特”培育计划,加快推进存量规模猪场复产复养、补栏增养,确保全年引建各类农业重大项目58个,新增精品桃果种植超2万亩,3年内建成全省最大的“名特优新”桃果产业基地。服务业上紧盯新经济、新业态,大力推进以成子湖旅游度假区等为主体的“一核两带三组团”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打造高铁经济商务区,探索“带货直播”“网红经济”等新模式,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5个百分点以上。

聚焦农房改善“标志工程”。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的重中之重就是做好困难群体兜底工作。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三先三后”原则,用好“五个一”“三个讲清楚”群众工作法,落实好“两种特惠”政策,建好高标准“暖心房”,同步做好产业支撑、社区党建等“后半篇”文章,确保年内实现“四类群体”搬迁安置全覆盖、1.1万户农民住进新房。

聚焦公共服务“头等大事”。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越是发展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越要高度重视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三个不相匹配”,进一步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列出清单,大力推进7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快城区学校建设、运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兜底工作,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聚焦人居环境“普惠民生”。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要坚持以创促建、以创惠民,持续打好幸福家园、市容市貌“四场战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着不让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创新开展“人情消费减负年”“五美庭院”创建等特色活动,确保年内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两年内创成省美丽宜居城市。

聚焦安全稳定“关键底线”。始终严守“四条底线”,扎实开展十大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推行信访稳定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三量”工作法,持续深化“四色网格”创建活动和“闭环式”处理机制,确保年内全县网格规范达标率超96%,成功创成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迸发“战斗力”

激情实干砥砺新作为

高质量综合考核实施两年以来,通过一场场“统考”、一次次“竞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不仅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更是比拼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充分激发了全县党员干部“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战斗力。

思想更深更加解放。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对照省委“九个有没有”“六个为什么”以及市委“三个怎么办”,鲜明提出“四个问一问”,并组织开展县乡“一把手”谈体会话发展、党员干部“看发展、抓落实”观摩学习等活动,在解放思想中立说立行、奋勇争先,实现思想和身体同步进入新时代。

作风更硬更提效能。围绕打造省市营商环境最优县,大力弘扬认真顶真当真的“三真”作风,制定出台干部作风“六条禁令”,深入开展“查改不满意、追求更满意”活动以及“强作风、优环境、促发展”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四帮四送”助企活动,主动做到想在企业需求之前、赶在企业工程受阻之前、解决在企业抱怨之前“三个之前”,为实体经济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队伍更强更有活力。牢固树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定奖惩的鲜明导向,充分释放“三项机制”功效,出台激励担当作为“12条意见”,创新实施进项目一线访效能实绩、进工作单位访能力素质等“五进五访”工作机制,将工作成效与评优评先、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相挂钩,评选出20名“担当作为好干部”。

机制更优更显担当。落实有效的关键是“机制”有效。我们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县乡村三级抓落实交流平台,实行县领导挂钩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乡镇部门制度,大力推行全身心投入、全方位统筹、全过程指导、全天候落实“四全”干部标准,固化深化“两观摩两推进”工作机制,按月召开“不落实慢落实”推进会,形成了凝心聚力干事业、风清气正抓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中共泗阳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