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讯)8月4日至5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贵州,进一步推进苏州铜仁对口帮扶,推动苏黔合作深化拓展进行考察交流。2013年初,苏州和铜仁正式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自此,相距1500公里的两地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书写从扶贫协作到深度合作的崭新篇章。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与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就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口扶贫协作情况介绍
铜仁的发展点滴变化,也让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切感受到了贵州的发展热度。在江苏·贵州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议上,娄勤俭颇为动容地从四个故事入手,回顾了苏黔扶贫协作、合作发展历程。娄勤俭提到的“一条生产线”故事有多精彩?
沿河中等职业学校放暑假了,学生都离校了,张家港支教老师们也回去了,沿河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何高却更忙了。这几天,他张罗着把实训中心新添的教学设备都安装和调试完毕。这些设备能完成电气技术基础平台课程实训及设备电气综合实训,侧重于培养学生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以及PLC程序分析、设计的能力。教室里,一台台新设备整齐有序,就像企业的生产线。“开学后,机电专业的师生们将告别‘纸上谈兵’。”沿河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何高说。
2019年10月24日,张家港市副市长徐平观一行在沿河中等职业学校考察调研
张家港与沿河两地协作所带来的变化让何高感觉“恍然如梦”。2017年以来,张家港各职业学校组团入黔,用真心真意和真金白银帮助沿河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实现“职教一人脱贫一家”。工业电气实训教室边上,是服装生产实训教室,设计、裁剪、缝纫、整烫,也是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该教室由张家港东渡集团投资建设,沿河职校为该企业培养“订单式”人才,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去东渡集团就业。 张沿两地还依托沙洲职业工学院,打造“1+1+1”就学就业脱贫项目(招收1名贫困学生到沙工就读、推荐1名家长在张家港就业、带动1户家庭脱贫),累计招录沿河学子511人(其中贫困生257人),学生毕业后张家港企业优先录用。今年继续招生400名,安排对口帮扶资金550万元资助在读沿河籍学生。陈世海说,张家港从一穷二白发展到全国百强县前三,职业教育功不可没,“所以,我们着眼长远全力打造'产业军校',为沿河未来的发展储能。”
沿河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87年,现占地7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和非全日制成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在2012年从原来的老校区(县第三中学)整体搬迁至思州新区,2017年8月合并了原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2018年由县政府整合了国家开放大学沿河工作站。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茶叶生产与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等16个专业。2019年,我校成功申报为贵州省第二批中职强基项目学校,现有师生 2380 余人,50个教学班。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办学思想;以“三立育人、匠心铸梦”为办学理念;我校学生毕业后是双向选择——就业和升学,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3.5%、企业用工满意率达95%、分类考试上线录取率达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