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产业发展加快脱贫促增收增强

——吉林汪清县电商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0-07-29 11:07:40 来源:本网专稿 

□ 雷骐祯

吉林汪清县地处长白山林海,境内食用菌、中药材、红松果仁等优势农特产品资源丰富。让汪清农特产品“走出去”,对于汪清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汪清县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疑给当地农产品“走出去”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截至2018年末,汪清现有网商数2268家,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2.18亿元;实现网络零售额2.77亿元,同比增长40.35%;在线旅游同比增长92.39%;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共实现0.87亿元,同比增长30.36%。2019年1月~9月,网络零售额3.15亿元。

电商产业发展搭上“快车”

汪清县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通过积极有力的政策举措,汪清县电商产业发展搭上了“快车”,农民致富也有了新的保障。

加强资源整合。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汪清县成立“特色产业联合会”,将产业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的特色企业整合在一起,涵盖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促使企业协同作战、抱团发展。特色产业联合会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资源的集聚,实现了产业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和人才专业化,加速了电商产业发展。如延边农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特产产业联合会的支持下,致力于电商品牌建设和电商渠道建设,负责农特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与联合会中的生产型企业实现了专业化分工。通过无人机直播、网红带货等专业化的电商销售运作,该公司实现月销售额300万元~500万元。

强化品牌建设。汪清县种植黑木耳历史悠久。在政府的积极努力下,汪清县先后获得“全省黑木耳绿色食品基地”“全国黑木耳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食用菌行业10大主产基地县”“全国食(药)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和“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等殊荣,举办了“黑木耳产业发展大会”,有力塑造了汪清黑木耳品牌。汪清黑木耳品牌的成功塑造提高了汪清县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并借助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最大限度拓宽市场半径,提升汪清农特产品附加值。

优化公共服务。汪清县政府通过搭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乡村服务体系,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开展电商人才培训等做法,推动了电商进农村示范工作。在县内建立改建一处1200平方米物流仓储中心,建设乡镇电商公共服务站4个,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站100个,初步建成县、乡镇、村三级双向物流配送体系。定期开展农村电商公共宣传,针对政府、企业、农民等已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基础普及性的公开免费培训4778人次,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电商的普及和渗透。

壮大集体经济。以电商产业为抓手,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以此为抓手,壮大集体经济,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切实保障。以汪清县东光镇东兴村为例,在村书记的带领下,东兴村大力发展电商,为村里农户的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同时,村集体优先安排贫困户参与分拣、包装等工作,并根据工作时长发放工资。最后在年底根据本村电商效益给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村民进行年度分红。东兴村电商产业的发展给本村贫困户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

三大问题制约发展

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汪清县产业相似、产品结构趋同现象明显,由于前期电子商务发展缺乏统一引导,线上销售产品相互压价,品质参差不齐,包装相互模仿,加剧了产业发展的资源与渠道竞争。同时,产品多以原生态产品为主,缺少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产品形态单一、货源数量、质量也难以保证;尚未形成研发、生产、运营、销售等环节紧密衔接的产业链。

电商基础设施滞后。汪清县没有电商产业园区,无法发挥电商的产业集聚效应。缺乏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制约了汪清县食品产业的深度发展。由于区位因素,缺乏一条南北贯通的高速公路,致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与附近的城市相比,物流成本高出近一倍。

电子商务人才缺乏。汪清县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特别是缺少具有实战经验的平台开发、运营维护、宣传、营销、财务等方面的专业化人才。虽然汪清县非常重视电商人才引进及培养工作,但是人才引进难度大、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存在“培养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的现象。

加大政策扶持吸引企业人才

加大统筹力度。大力引进知名电商企业,积极与淘宝、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重点加强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使汪清县尽快融入全国、全省电子商务产业链条,承接相应的产业布局、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持续强化品牌建设,突出汪清县农特产品的地域优势,塑造农特产品的“汪清”品牌形象。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电商产业,加大品牌建设、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的统筹力度,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要,形成各村农特产品的多样化合理布局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恶性竞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汪清县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等基础条件,统筹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高标准建设电子商务孵化园、创业园等,形成电商企业集聚的有效载体。推进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冷链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强物流仓储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牡丹江至延吉高速公路汪清段项目建设,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大力推进返乡创业。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返乡创业工作机制,大力吸引电商专业化人才返乡创业,探索电商人才异地返乡创业新模式。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电子商务各类专业人才。继续加强与阿里巴巴培训机构合作,帮助企业、创业者提高电商应用能力和产品营销水平。针对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管理者、个体工商户等各个层面开展普及性、适应性培训,组织返乡创业优秀代表进行宣传推广,形成返乡创业良好氛围。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就业司挂职干部)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