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包宏龙) 7月16日下午,江苏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南通召开“全省货物装载源头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推进现场会”。南通市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并请参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海门一家货物装载企业源头监管和海太汽渡监管平台建设运行情况。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道路局局长杨金国、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周建飞、海门市副市长周国强等领导参会和指导。
车辆超限超载危害无穷,屡禁不止。为此,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货运装载源头治超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切实转变执法理念,进一步加强货运装载源头监管,确保实现治超关口和重心前移。
去年底,南通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全面排查辖区内水泥厂、煤场、砂石料场、港口、物流园区等货物集散地及货运站等场所,认真填制排查表,建立排查台账,根据排查结果,及时将货运量较大、容易发生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货物集散地及货运场站作为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并部署其在货物装运场地安装合格的称重检测设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车辆进行装载,自行对出场(站)货运车辆进行称重检测。同时要求货运源头单位建立工作制度,加强内部人员培训,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对车辆装载情况等进行登记,建立健全档案和统计制度,及时向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报送相关信息,自觉接受执法人员依法实施监督检查,严禁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出场出站,上路行驶。
今年,南通市181家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已经有60家接入市级监管平台,其余在10月底前全部接入。
在海门宝钢物流有限公司,笔者看到该企业率先建设的两套称重和监控设施运行正常。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今年需要运载货物500万吨左右,装卸货种主要为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粮食和钢坯、卷钢、钢板、钢结构等。公司向行业监管部门递交了《道路货运源头治超承诺书》,切实履行货物合法配载安全生产责任;履行合法装载配载职责,建立完善货运电子运单制度,明确货物装载、货车轴数、计重、开票工作人员职责,登记货物装载台账;严格选择合法的道路运输企业及经营者,签订运输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按照规定装载、计重、开票,不为无牌无证、证照不全的车辆装载、配载,不得放行未经称重或者超限超载的车辆。公司在管控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方面,投入近40万元改造了现有两台称重设备,都能够做到双向识别,满足货车称重需求,也达到了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的相关要求。目前,他们已经将称重、监控系统全部接入行业管理平台,实现了监管部门对企业进出车辆的实时监控。
第二观摩点海太汽渡,被誉为“长江第一渡”。去年渡运车辆448175辆,货车占比60%。今年6月,投入60万元完成了动态轴磅秤改造,于7月初将所有数据全部接入南通治超监管平台,严格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管控拒渡。虽然汽渡营收比以前少了,但为了社会运载和交通安全,他们还是服从大局和长远利益。
会上,无锡市锡山区汇报了区县货运装载源头监管平台建设情况;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部署了源头监管工作。会议要求全省各地:聚力攻坚源头治理工作机制,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治超“四级联网”系统和源头治理信息等系统的联通共享;强化源头治理科技水平;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为深入开展货运装载源头治超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