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新居 换新颜 乘风破浪奔小康

2020-07-03 15:10:00 来源:本网专稿 

内蒙古清水河县在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中,遵循“五统三靠近”原则,实现“家住新房、户有产业、环境优美、生活便利”

□中国改革报记者于保明 张丽丽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千年愿景即将梦圆。这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近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日,记者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呼和浩特市新闻战线助力脱贫攻坚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小组走进清水河县。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最南端,地处中温带,属于干旱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因境内清水河而得名。清水河县于2019年4月公告退出区级贫困县,现有扶持贫困人口3649户7504人。

据了解,清水河县在全面筛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弱项问题的同时,在当地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中,遵循“五统三靠近”原则,实现了“家住新房、户有产业、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目标。

“幸福了就是小康吧”

“我们几辈人住的土窑窑靠天吃饭,2017年搬进了爱心家园,吃水出行都方便得很,收入来源也有了保障,还享受到政府各类扶持补贴,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傍晚还能和老伴儿在广场上跳跳舞、唱唱歌,晚年生活美得很。”69岁的牛玉河在庭院里打理自家种的蔬菜,满脸幸福笑容地告诉记者。

清水河县宏河镇贫困人口较多,农村老龄化、空巢化日渐严重。近年来,为破解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贫困农民危房改造难、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搬迁难等问题,在当地距离宏河镇政府500米处建设了爱心家园移民示范点。园区安置60周岁以上移民200户351人,其中贫困户103户181人,搬迁涉及全镇40个自然村,覆盖率达55%,其中4个村整村搬迁,移民已于2017年6月全部搬迁入住。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解决移民后续生产生活问题,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过得好”,宏河镇针对爱心家园移民实施了7项增收措施:在个户屋顶安装光伏板发展光伏扶贫;建设林果基地;利用林下空地和院落发展庭院经济,满足应季蔬菜供应,节省贫困户生活支出;建设温室蔬菜基地;对贫困户进行保洁员、护林宣传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通过奶牛、肉驴、奶山羊托养的方式,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积极引导移民对移出区土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及土地流转,同时实施兜底保障、纳入低保等。

今年82岁的苏财,这辈子做梦都没有想到可以过上这样的好日子。3年前,苏财从土窑搬进了白旗窑移民小区的砖房,屋子里独立的卫生间,方便的上下水,院子里种着自给自足的应季蔬菜。“什么是小康?”“我也不知道啥是个小康,以前祖祖辈辈在山上住土窑是花果山,山下是米粮川。吃水来回两里地,山上种地无法实现机械化只能赶毛驴。如今,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从花果山搬到了米粮川,住着70平方米的新房,吃穿都好,交通看病都便利,还有低保、社保、养老补贴、高龄补贴,钱也够花。日子过得挺幸福,幸福了就是小康吧!”苏财和老伴儿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

“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

清水河县洪河镇聚宝庄村是上世纪90年代初清水河县规划建设的移民新村,位于209国道沿线。近年来,村党支部按照“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模式,紧紧围绕强村富民目标,明思路、聚人心、促发展,进行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围绕特色产业种植,努力使其成为可持续循环的、能让贫困户富在产业链上的绿色经济项目,带领聚宝庄的村民脱贫致富。党员围绕既定目标,结合现有的种养殖企业,按照就亲就近原则开展结对帮扶,帮助农民理思路、传经验、扶技能。每十户左右建立一个互助组,通过信息共享、劳力互帮、技术互学、销售互带等措施,带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聚宝庄立足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庭院经济。持续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模式,围绕蔬菜、畜禽、瓜果三大主导产业,在产业链上培养致富能手5名,发展党员2名,2名党员致富能手进入村班子,党员服务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产业链发展瓜菜蔬菜大棚152座,总计230亩,其中葡萄100亩、樱桃130亩,吸纳116人进棚务工,按照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的原则,吸纳24名贫困户务工,人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以聚宝庄村为示范,周边设施基地吸收当地贫困户就业率逐步提升。聚宝庄“三链”建设的实施为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

59岁的秦海全因股骨头坏死常年无法外出打工。2016年他被列为贫困户,如今依靠学习种植经营葡萄大棚已成功脱贫致富,年收入达7万多元。正如他所说的,“国家政策好、领导好,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下一步,聚宝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万斌和党支部成员,将继续带领村民发展新型产业项目,实现高效农田建设,力争在2年内增加露地葡萄2000亩、温室樱桃150亩、其他林果业500亩,使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2万元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稳步提升村民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