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38万,其中毛南族人口6.45万。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环江一直是广西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2015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66万人,贫困发生率19.56%。通过全县上下这几年的攻坚克难,今年5月,环江获准退出贫困县序列,环江毛南族也实现了整族脱贫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对环江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了重要指示,非常鼓舞人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把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在谋划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重中之重的工作。
环江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境内有木论和九万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潜力是旅游度假,境内有2个具备5A级以上景区;最大的品牌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最大的引擎是在建的高铁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最大的动力是总书记对环江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坚持“咬定一个目标,唱响两大品牌,融入三大经济圈,突出抓好‘高、果、游、园’四大支点”的“1234”工作发展思路,全力谋划实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举措。
咬定一个目标,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建设生态宜居、休闲养生、文化绚丽的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唱响两大品牌,就是要唱响世界自然遗产和多彩毛南文化两大品牌。
融入三大经济圈,就是要融入河池半小时经济圈,融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经济圈,融入桂黔世界遗产大旅游经济圈。
突出抓好 “高、果、游、园” 四大支点:
“高”,即全力构建高速交通网。当前,就是要全力助推贵阳经环江到南宁高速铁路项目建设,使环江早日融入南宁一小时经济圈。同时,将全力推动贵州荔波经环江至宜州德胜高速公路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使环江的整个空间发展布局得到进一步拓宽与完善。
“果”,即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坚定不移地抓好林业,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下产业。以油茶、珍贵树种及特色果业为主导,引导群众发展油茶产业10万亩以上,发展“三特”水果15万亩以上、核桃种植17万亩以上、林业品改93万亩以上,使产业发展覆盖更多的贫困群众。
“游”,即奋力建设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以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贵州荔波—环江—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主线,将境内丰富的优良生态资源串联起来,与桂林、河池、贵州旅游圈进行有机对接,共同构建世界自然遗产生态旅游精品线。努力打造“世遗环江,寻味毛南”的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园”,即着力推进现代新型产业园。以河池•环江工业园区为中心,打造“一区六园”,即河池•环江工业园区、林业循环经济示范园、现代农业特色核心示范园、城区农民工扶贫创业园、洛阳红茂职工回迁创业园、优质茧丝绸产业园、新兴能源产业园等,推动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正在建设的华威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终端产品二期工程为重点,全力推动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快速形成,使年产2000万台智能手机尽快达产达效,实现年销售40亿元以上,吸收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3000人以上,为脱贫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