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注重农业产业发展 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2020-06-12 15:34:01 来源:本网专稿 编辑:李艳婷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蒋良明

“我们在古城镇租赁了高品质天麻生产林地200亩,同时规划了柏林村集体林地及村民包产地1000亩用于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可带动柏林村和古城镇的农户200—300户脱贫致富。”日前,记者随绵阳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媒体记者采访团在平武县古城镇采访,平武鸿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自去年平武县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以来,平武县特别注重农业产业发展,打好今年的脱贫攻坚收官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平武是距离绵阳市区最偏远的县,2014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896户19543人,贫困村73个,贫困发生率12.8%。去年底锁定的贫困人口6336户16701人。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实现整体性区域脱贫。

在该县古城镇阳南村和龙安镇义佛山村采访,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农业产业发展带给贫困人口的深刻变化。

阳南村:村民入股稳收益

古城镇的天麻发展,村民腰包鼓起来未来可期。在该镇南阳村,西门塔尔肉牛养殖基地,让村民和贫困人员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

记者在村肉牛养殖基地看到,这里的肉牛已经膘肥体壮,再过几个月,便将出栏。古城镇阳南村冯书记介绍,我们的牛根本不愁销路,目前各地屠宰场的老板已经来过好几盘了,价格给得不合适,我们还不卖呢。

阳南村西门塔尔牛

据介绍,该村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致富人+合作社+公司”合作模式,通过合作社牵引,以合作社为交易平台,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养牛,培养家庭农场。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均可入股入社,推动无劳动力的贫困户找到投资渠道,让贫困户今后有稳定的收益。目前整个养牛场80头牛,可实现纯利16万元。

另外,该村通过示范性建设,带领村民种植蔬菜,为留守人员提供务工机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目前,该村种植了100亩蔬菜,可实现纯利15万元。

义佛山村:“三三制”走出致富新路径

放眼望去,满目葱绿,栋栋村民的楼房掩映在满山的翠绿之中。身旁,串串车厘子,缀满枝头。义佛山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活力。

近年来,该村按照“一村一品”“连片成品”的总体格局,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为破解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群众发展意识不强等难题,该村注重培育和提升贫困户内生动力,创新扶贫产业“三三制”,就是规划三方定,资金三方出,技术三方管。

媒体记者在义佛山村采访

龙安镇镇长杜磊告诉记者,义佛山村属于高山村,我们村因地制宜,补短板,打基础,推出“三三制”。围绕群众道路出行和产业发展,投资200万元,硬化了村民聚焦点,产业基地道路,彻底改变了过去道路晴通雨阻,农产品运输困难的难题。

据记者了解,通过精准扶贫,该村已脱贫24户53人,采取“三三制”模式建成车厘子基地500亩,28户贫困户种植了70余亩,群众有了稳定增收致富的路径。

杜磊说,在浙江省的对口帮扶下,义佛山村还将因地制宜,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打造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生态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基地。3A旅游景区目前正在规划进行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平武县在农业产业扶贫中,除“三三制”健康扶贫模式外,还推出“1+5”生态扶贫模式“三大体系建设”“两带一增”旅游扶贫模式等多种具有平武特色的脱贫模式,让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

今年以来,该县将聚焦“两类人群”,坚持“四个不摘”,坚定走好脱贫摘帽“最后一公里”,凝心聚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