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龙江-中国改革报看龙江,龙江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大庆市红岗区:筑巢引凤铺通路,谱写干部选育新篇章

2020-06-03 12:10:28 来源:中共大庆市红岗区委组织部 

     

      改革网哈尔滨6月3日讯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做好新时代的组织工作,要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近年来,红岗区创新工作思路,在人才引进、干部培养、提拔使用三个环节精准发力,构筑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打造年轻人才高地,进一步激发全区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政策筑基,引领精英齐聚新风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大庆市红岗区立足区域实际,将人才引进作为干部工作突破口,打破常规,精准引进优秀人才,不断壮大年轻干部队伍。一是高标定位,选人才。按照招人才、选精英的工作思路,将选人目光定位在世界双一流大学,即从985、211院校毕业生中进行招录,同时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岗位需求,结合专业开展招聘,最大程度做到人岗相适。二是灵活措施,引人才。为了打好抢人大战,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措施,采取“旺季招聘”与“错季捡漏”并举、“以才引才”与“亲情引才”并重等模式,在毕业季深入“双一流”院校开展人才引进高校行,选派科级年轻干部校园现身说法,进一步增强岗位吸引力。三是政策保障,留人才。针对招录人员多为外地户籍这一现状,立足三个确保,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即身份确保。招录人才经过试用期考核后,就按照相关程序为其办理事业编制;住宿确保。将外来人员统一安置到区人才公寓,并可以享受免费入住;家属确保。对表现优秀且配偶符合条件的干部,实施家属随迁政策,进一步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自2004年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来,共高标准引进人才300余名,其中清华、北大高等人才10余名,目前已有8人走向处级领导岗位,有80余人走向科级干部岗位,这些人提拔后成为红岗、大庆乃至龙江的部门中坚力量。
因才施策,打造干部培养练兵场

      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选聘人才参加工作后,立即纳入全区年轻干部人才库,进行统一的建册管理,通过针对性培养,全面提高年轻干部的工作本领。一是坚定信念,突出思想培养。将政治培养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第一课,集中组织新入职干部到铁人纪念馆、五把铁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发扎根红岗、服务大庆的工作热情。对没有入党的干部,积极引导他们加入党组织,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岗位锻炼,强化能力培养。采取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定向培养等多种途径,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安排年轻干部“回炉”基层、“蹲苗”一线,全力搭建年轻干部锻炼历练的“成才梯”。通过择优推选,先后选派1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直部门挂职。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2次公选16名干部到乡镇、街道、园区、信访等部门副职岗位挂职锻炼。根据实际需求,抽调13名年轻干部脱产投入到防疫工作一线,通过多岗位锻炼,进一步提高干部的能力水平。三是关心关爱,坚持心理培养。将谈心谈话制度作为关心关爱年轻干部的常态化举措,制定区领导、部门领导定期与年轻干部“谈班子、谈个人、谈工作、谈问题、谈建议”的五必谈制度,通过座谈会、交流会、民主生活会、谈话会等形式,全面了解年轻干部的工作状况、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干事劲头不足的,年轻干部及时思想教育,进行正面引导和提振精神。
梯次使用,实现人才强区总目标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针对干部培养情况,对表现成熟的干部大胆进行使用,根据其一贯表现,安排到相关部门,做到人岗相适,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形成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一是打破局限,勇于输出人才。在干部使用上,破除地域局限,打破陈旧思想,根据干部成长情况和实际需要,积极主动向外输送优秀年轻干部,搭建人才输送平台,畅通干部上升渠道,促进人员有序流动。近年来,我区共有75名年轻干部被选调到省市机关和其他地市工作,通过输出干部,即帮助了干部的长期成长,也为擦亮红岗区干部培养名片形成一定的社会效应。二是树立导向,敢于使用人才。坚持“量才所用、不拘一格”,大胆启用新人,放心使用能人,真正打破隐形台阶、破除“四唯”倾向,把优秀年轻干部选出来放到重要位置、关键岗位大胆使用。2016年以来先后提拔重用基层一线、关键岗位、重要部门锻炼成熟、业绩突出的35周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83名,占提拔总数的47.7%,其中原区委办主任任职时仅29岁,原政府办主任任职时仅30岁。通过提拔年轻干部,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提升了整体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三是着眼长远,精于打磨人才。对于近期成熟尚未提拔使用的干部,将他们纳入到后备干部人才库中,针对个人特点和业务能力,分类培养,精心设计长期发展规划。在实际工作中给他们身上加担子,压任务,尽量安排脱贫攻坚、经济发展、信访维稳等一线岗位进行锻炼,提供发展平台,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实行每季度“考学”制度,不断强化引进人才在岗位上的业务学习和政策理论学习。在年终考核室,将岗位现实表现、考学情况等情况进行综合研判,为干部精准“描眉画像”。

 

 

 

[责任编辑:高宝玲]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