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报记者 宋泽锦 通讯员 谭伟明
为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让三湘大地的天更蓝水更清,有一支队伍一直在默默地辛勤工作,为生态工业站岗值班,他们是湖南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监测)机构的全体执法者。
湖南省、市两级节能监察(监测)机构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1984年,湖南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成立,1992年加挂湖南省节能监测中心牌子,2011年更名为湖南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
近年来,全省工业节能监察战线干部职工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持续开展高质量节能监察和节能服务,助推全省工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等各项工作,工业节能降耗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46.2%,年均下降11.7%,2016-2019年累计下降21%,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三五”工业节能目标。2019年我省的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工作,经工信部督查组检查评比,综合成绩位居全国前列。
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治平(右一)带队赴海尔集团学习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经验
省工业节能监察中心到企业现场监察节能减排工作
不忘初心,
节能“警察”亮剑护生态
湖南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成立的初心是什么?就是要在三湘大地上组建一支佑护工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节能监察执法队伍,为湖南的工业经济走上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保驾护航。工业节能监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工业污染源头治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
“十三五”以来,全省工业节能监察机构严格贯彻执行节能法律法规,按照国家重大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工作部署,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首先,规范了工业重大节能专项监察。把节能监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了工业企业节能违法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工信部门通过信息共享,推动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采取联合惩戒措施,根据违法失信情节的轻重程度,在项目审批、资金补贴、税收优惠、信贷融资、用能权、限制责任人乘坐相关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对其进行约束。
其次,加强了节能监察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抓好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专业执法、公正执法、权威执法、高效执法的节能监察执法队伍。工业节能监察是一项技术专业性强、规范化程度高的行政执法业务。为此,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经常开展工业节能监察队伍的业务培训,用科学、专业的精神指导监察执法实践。并抓好重点用能工业企业节能监测工作,加强节能监察、监测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在线监测系统的推广应用,做好与国家电网等能源消耗在线统计企业的沟通对接,以获取更多真实有效的能耗数据,为科学确定监察对象提供数据支撑。
再次,大力持续开展工业节能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宣传。结合开展工业节能宣传周、举办工业节能绿色发展峰会、组织参观学习等活动,利用全媒体开展广泛宣传。2019年,省政协开展了对湖南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和长沙、株洲的几家工业企业的“聚焦节能减排,助力绿色发展”的调研考察活动,并在2020年全省两会期间的“新闻会客厅”就工业节能减排的话题,与省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开展交流对话,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十三五”以来,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共对我省867家工业企业实施了专项节能监察,涉及钢铁、建材、化工、造纸等10多个行业,重点利用强制性能耗标准对以上行业的企业进行地毯式全覆盖对标监察执法,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通过对重点耗能行业的持续监察,有效遏制了温室气体的排放,2016—2019年累计节约标煤1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00万吨,直接节约能源费用150亿元。
不辱使命,节能“医生”精诊除病灶
擅长“外科手术”,精准去除“病灶”。2016—2017年,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开展了重点用能工业企业淘汰落后设备专项监察,共查出淘汰用能设备(设施)44289台(套),加快了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化改造。2018—2019年,依据强制性节能标准推动重点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实行和落后产能的退出,对钢铁、造纸、平板玻璃、陶瓷等行业实施地毯式全覆盖节能监察,一些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排放不达标的工业企业,在综合监察检查后,被列入整顿或停产关闭名单,全省共取缔“地条钢”工业企业24家,涉及粗钢产能500万吨,关闭60家落后造纸企业,拆除落后造纸生产线339条。
及时查明“病因”,对症开好“药方”。工业节能监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执法活动,部分企业对国家节能法规、标准不甚了解,对企业自身的用能状况和能耗水平没有准确的认识,监察人员在监察过程中对企业积极宣贯国家节能法规、标准和政策,如发现企业有不合理的用能现象,积极提供可操作性建议,为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发挥积极作用。
2018年,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该活动由湖南省工信厅统一安排部署,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从全省钢铁、有色、化工、水泥、造纸、热电等重点行业中,选择10家具有行业代表性和节能潜力的重点用能工业企业,中心业务骨干带领9家专业节能服务机构和多名节能专家为企业把脉问诊、提供节能服务,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较好反响。
突出重点监察,树立节能典型。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等全流程的技术装备和具有一整套科学生产工艺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近几年,他们在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的指导下,通过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新建或改建节能减排污染治理设施,有效提高了钢铁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形成了二次能源循环产业链。实现了污水零排放,余热应收尽收。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对城市的资源贡献及与城市的资源共享,并推动了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吨钢综合能耗由十二五末564公斤标煤下降到目前506公斤标煤,下降幅度达10%,万元产值能耗由2.15吨标煤下降到目前1.25吨标煤,整个“十三五”期间已累计节约标煤达50.6万吨。吨钢转炉煤气回收实现125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均跨入行业先进水平。
双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份由中国安徽海螺集团注册成立,是省、市、县三级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公司拥有两条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配套18MW余热发电系统,熟料产能为360万吨,水泥产能为490万吨,是湖南省产能第一的水泥企业。
在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的指导下,公司先后投入1.1亿元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将一线两风机系统改为三风机系统,减少系统阻力,熟料综合电耗下降1千瓦;对一线分解炉实施扩容改造,标煤耗下降1.7吨;对二期水泥磨实施辊压机改造,将普通水泥磨改为带前置辊压机的联合粉磨系统,水泥粉磨工序电耗下降5千瓦;将二线窑第三代篦冷机改为第四代篦冷机,热回收效率由67%上升至72.7%;对一期窑尾袋收尘入口管道改造,降低系统阻力,降低熟料综合电耗。“十三五”期间,公司熟料综合能耗下降1.97吨标煤,水泥综合能耗下降0.89吨标煤,每年可节约标煤9850吨。
多年来,我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监测)机构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节能公益服务。“十一五”期间,省节能中心积极开展发电机组认定检测工作,先后牵头组织和直接参与完成了147家企业243台(套)资源综合利用和热电联产机组的认定(复审)检测工作,为省认定委员会提供了规范严谨、权威公正的检测报告。应企业请求,省节能中心对100余家企业节电、节煤、节气等产品进行了节能效果检测,并出具了科学严谨的节能检测报告。
华菱湘钢打响“蓝天保卫战”
双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区环境
不负韶华,节能“湘军”整装再出发
站在新的起点上,描绘我省工业节能新的画卷。湖南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的执法者们将信心满怀,继续做好工业节能监察的执行者,保护好湖湘美丽富饶的绿水青山。
持续强化工业节能监察,做好工业污染的前端防治者。我省工业节能监察机构将持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彻执行节能法律法规,严格实施对标监察执法。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抓好监察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监察计划,按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继续开展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同时根据我省的实际,开展通信行业的节能监察,根据新发布的数据中心能耗限额标准,对全省电信运营商较大数据中心进行专项节能监察。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完善监察体系,继续大力支持市州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三是创新工作思路,扩大监察成效,探索开展节能违法失信联合惩戒。
主动为工业企业提供高质量公益节能服务,做好清洁生产的执勤者。一是开展节能诊断,利用节能监察建议书和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等形式,对存在节能空间的企业开单子提建议,为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二是搞好节能培训,当前企业的技术节能空间不断被压缩,管理节能空间仍然很大,部分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管理制度仍不完备,能源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素质,流动性很强,将加大节能培训力度,采取公益培训为主、市场培训为辅的方式,为用能单位提供多层次、多领域的节能公益培训,不断提升节能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三是加强节能及清洁生产技术宣传推广。以重点节能及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典型案例评选推广为切入点,兼顾公益性和市场化,推动先进适用的节能及清洁生产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深入开展节能及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对接工作,丰富完善推广手段,通过谋划节博会、参与国家级展会等方式加强宣传推广,破除技术与市场之间的障碍。
大力开展工业节能及工业绿色化创新研究,做好绿色发展的保卫者。一是全面推进地方标准的研究制定。在工业节能及绿色发展领域我省地方标准起草、重大政策制定、重大举措实施、重大趋势分析等方面投入更多的工作力量。特别是针对国家、行业标准覆盖范围之外的我省优势和特色产业,要及时建议并起草地方标准,以促进工业生产绿色化和节能监管的有效实施。二是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研制建设。将力促能源利用监测的数字化转型,开展网上填报的同时推广能源利用在线监测,“两端发力”,重点是抓好省中心数据中心系统端和企业端接入系统建设。三是发挥绿色制造产业联盟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绿盟对工业节能监察和绿色发展在技术、宣贯、金融等方面的平台作用。
湖南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开展节能宣传
常德市工业节能监察中心开展现场执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改革网湖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