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搬进美丽幸福新生活

——四川省达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2020-05-28 21:32:27 来源:中国改革报 编辑:李艳婷 

中国改革改革网记者 李凌晨

巴人故里,红色达州,中国气都。地处四川省东部、川渝陕接合部的达州市,幅员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0万人,是四川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

达州地理环境复杂,灾害频发,常年受到极端气候和地质灾害的交替侵袭。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到2014年底仍有71.6万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农村贫困人口量大面宽,贫困程度深,在全市7个市县区中,2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是省定贫困县。尽快移走压在数十万老区人民头上的贫困大山,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达州市党委、政府各级干部面临的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神圣的历史使命。

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奔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的庄严承诺,达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和县域发展全局,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勇立移山之志,善谋破题之举,扎实推动贫困村向“四好村”发展、贫困户向“小康户”转变,每年稳步减贫人口12万以上。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市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5个省定贫困县已顺利摘帽,828个省定贫困村已成功退出,70.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市贫困发生率从之前的7.28%降至0.12%。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绿荫花丛,掩映着一栋栋青瓦白墙的小楼,小院内环境整洁优美,清澈的自来水欢快地从水龙头中淌出,院门外,平整的公路穿村而过,像纽带一般将家家户户联系起来,山脊上,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熠熠生辉,为田园风光平添一抹科技元素,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这里是渠县大山村集中安置点。这番整洁美观又现代的新农村气象,也是达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常见景象。

“这山连那山,抬头一线天,对面看得见,走路走半天。”生存环境差、发展条件不足、就地扶贫成本高、安全隐患突出,是达州市易地扶贫搬迁之前群众居住地的真实写照。“十三五”期间,达州易地扶贫搬迁规模达152,514人,搬迁规模居全省第三位,占全市贫困人口的20%,规划总投资近80亿元,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99%以上的乡镇村。搬迁规模大,搬迁范围广,搬迁链条长,搬迁任务十分艰巨,却也是脱贫攻坚中群众期盼最为强烈、带贫减贫效益最为明显的重要举措之一。

责任入心惟倾力,重任在肩当笃行。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达州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贫困地区民生福祉的重点关键,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统筹谋划、精准实施、增收稳搬,取得了积极成效,圆满承办了全国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大竹县创新“双靠近三融合”模式、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宣汉县代表全省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论坛会上交流推广激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内生动力的经验做法……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8,863户152,514人,建(购)住房380.5224万平方米,现已全部搬迁入住。建成安置区道路2247千米、配套管网1572千米、污水处理设施1089个、垃圾处理设施752个、幼儿园18个、村小26个、医疗卫生设施230个、社区服务设施348个、综合活动室297个、文化广场272个。

“五个一”搬出新生活

“一号工程”——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达州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号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全局谋划,出台《易地扶贫搬迁考核实施细则》,加大在脱贫攻坚中的考核权重。实行易地扶贫搬迁“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片、村干部包户的“四包”立体化责任体系,并实行建档立卡管理,群众不脱贫、任务不完成,干部就不脱钩。强化督办倒逼,坚持“责任制+清单制”,挂图作战、限期交账,实行“月督查、季分析、年中小结、年底考评”,实行预警通知、约谈提醒、诫勉谈话直至启动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一把尺子”——精准锁定搬迁对象。达州把精准识别作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的首要工作,推行“六步工作法”,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精准识别对象上落实“户申请、组评议、村公示、乡审核、县审定”,识别程序不少一环;落实“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要求,贫困群众全覆盖,锁定对象不落一人;开展递进式精准识别“回头看”,做到对象管理上不错一个。将搬迁对象信息全面真实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省“六有”大数据平台;确保有意愿、合条件的一个不落,不符合的一个不享,“十三五”搬迁精准率达到100%。

“一张蓝图”——统一管理分类安置。达州市突出规划、选址、设计三个重点,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集散结合,为群众提供安置“菜单”,由群众自主选择。突出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和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实现搬迁规划与脱贫奔康、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三同步”。注重科学选址,做到“三靠四进五不选”,支持鼓励贫困群众进中心村、聚居点。抓好户型设计,统一设计1人户~6人户(25平方米~150平方米)多种参考户型,保障和满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需求。

“一套标准”——过硬规范坚守底线。达州始终坚守“四条底线”,绝不让贫困群众因搬迁负债、因搬迁致贫。坚守住房面积底线,全市搬迁人口人均住房面积24.95平方米,未突破25平方米的政策底线。坚守群众筹资底线,采取“补助+奖励”形式,搬迁群众户均自筹最高不超过1万元。坚守质量安全底线,统一按砖混现浇结构、Ⅵ度防震标准建设,形成了政府负责、住建部门把关、村社监管、群众参与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监管格局。坚守资金安全底线,出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将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列为重点审计内容。

“一个目标”——持续帮扶真正脱贫。达州始终树牢“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理念,积极推广运用“双靠近、三融合”经验模式,突出抓好产业配套和就业安置,辅以跟进保障兜底,巩固提升搬迁脱贫成效。一是抓好产业配套,把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动搬迁脱贫的根本路径,确保每个集中安置点至少有1项主导产业且能对搬迁群众脱贫增收发挥明显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市通过产业发展累计脱贫71,620人。二是抓好就业安置。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持续增加搬迁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创新创业,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现就近就地就业10,051人,转移就业30,125人,自主创业1573人,公益性岗位2234人。三是抓好保障兜底,对符合条件的搬迁人口,纳入低保体系实施政策性兜底脱贫,全面实现“两线合一”,保障了搬迁群众基本生活,解除后顾之忧。全市搬迁人口中纳入社会保障兜底实现脱贫23,684人。

产业支撑托起致富梦

开江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打破地域局限,创新按产业设置党小组的模式,把党组织建到产业链上,实现“一条产业链,一个党小组”,强力助推开江县的油橄榄种植业、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

万源市太平镇牛卯坪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围绕“旅游扶贫”的发展理念,建设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基地,搬迁群众利用宅基地入股旅游公司分红,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渠县板桥乡新塘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紧邻碧瑶庄园景区,建筑主体风貌设计为“徽派”建筑,与景区建筑风格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依托景区发展乡村农家乐2家,17人到碧瑶庄园就近就业。引进“邦基国际”公司,建立“扶贫车间”,90余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按照“公司+支部+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引进硕源农业公司发展精品水果产业1000余亩,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基地务工、一户一园等实现持续增收。

大竹县月华镇九银村依托国家级龙头企业四川东柳醪糟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糯稻订单农业15,000余亩,辅助发展香椿8000余亩、白茶2000余亩。通过到当地企业和产业园区就业、到政府安排的公益性岗位就业、由政府组织规范化培训后外出务工等渠道,实现公益性岗位安置26人、服务业安置33人、招工安置52人。

为确保易地搬迁贫困群众搬入新居有活干,能增收,宣汉县毛坝镇天坪村坚持工商资本助力脱贫攻坚思路,引进四川松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入村发展种养殖业,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巩固脱贫成效。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流转土地5100余亩,种植青脆李、皇冠李20万株,初步建成脆李产业示范园,以天坪村为核心实施生态观光农博园综合开发项目,初步实现从“贫困山村”向“旅游景区”的华丽转变,山区群众吃上“旅游饭”。公司创新推行企业“用工+社保”脱贫模式,提供管理、技术、普通三类共389个岗位,推动务工农民变产业工人,每月最低可获得2400元工资。

足印留在身后,辉煌尚需前行。达州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激励着达州人决胜冲锋、不负使命。达州将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千方百计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坚决夺取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全面胜利。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