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川简阳多措并举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扮靓乡村颜值

2020-05-18 21:12:29 来源:本网专稿 编辑:李艳婷 

“家里收拾干净,院子装点漂亮,生活环境美,日子自然更神清气爽。”记者来到石钟镇黄连村5组陈绍元家,乡韵浓郁——蔷薇、三角梅、对对红等竞相开放,银杏、发财树等绿装清雅。“在农村,院子漂亮,代表着一个家庭的‘脸面’。”陈绍元说。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各家小院变美了,村容村貌变好了,大家的心也更亮了。石钟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以庭院美扮靓乡村美,广泛发动群众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开展公共区域绿化、亮化,消除脏乱差,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卫生水平。截至目前,已有15个村进行了村庄绿化、13个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全镇已完成户厕改造2935户;全镇24个村居均配有保洁员进行垃圾清扫、村容保洁,推行垃圾分类投放,已收集生活垃圾130吨,已有5个村申报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项目。一个个庭院美起来,并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书写着乡村美、庭院美、人更美的和谐诗篇。

石钟镇的变化是简阳市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场硬仗,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简阳市坚持对标先进、瞄准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村民主体、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原则,突出污水、垃圾、厕所、面源污染、村容村貌五大重点,努力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领导、推进、管护、考核“3455”机制体制,打造雄州乡村靓丽新场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 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简阳模式

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简阳市积极探索“污水革命”治理工作,形成“4+41+465+N”模式,即:“城市+镇(街道)+村(聚居点)+散户”四级污水治理体系。

将生活垃圾分类和“农垃”收运体系并轨,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置”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难、处理难问题。

2018年11月启动农村户厕改造提升项目,探索建立了“12341”改厕工作模式——一套改厕机制(制定“1+5”改厕文件);两种改厕方式(统规自建、统规统建);三种改厕类型,分类改造分类补助;四级验收制度[村级初验、镇(街道)会同第三方机构全面验收、县级抽验、市级抽验];一张明白卡(制作电子版户厕改造明白卡)。2019年投入中省资金1170万元,在30个村启动“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同步实施农村公厕建设。

简阳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健全“3”级领导——市、镇(街道)、村分别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4”张清单——环境卫生保洁管理、村容村貌有序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公共设施维护管理,推行“5”项机制——自主管理机制、示范引领机制、互学互评机制、多元监督机制、考核奖惩机制,达到“5”好标准——村庄内外保洁好、房前屋后整理好、生活垃圾分类好、公共设施维护好、村规民约履行好,不断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简阳模式,让“方便”更方便,让“污点”变景点,让乡愁更美丽,勾勒出一幅幅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

以精准综合施策为抓手 打造雄州乡村靓丽新场景

2019年,荷桥村投入4900万元,硬化、提升改造道路13.8公里,实施公共区域绿化86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意识不断增强,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简阳市以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村容村貌乱扔乱堆、乱泼乱倒、乱堆乱积、乱摆乱放、乱搭乱建、乱拉乱挂“六乱”治理,力争实现“六无一整齐”——无污水横流、无黑臭水体、无白色垃圾、无柴草乱堆、无畜禽放养、无违规搭建、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的治理目标,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同时,以促进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目标,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抓好畜禽粪污治理、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药害、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四个重点”行动,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市种养业布局更加合理,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完善“三联包”责任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实现了“不见烟雾、不见火光、不见黑斑”目标。加强技术投入,推广“五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化肥施用纯量同比下降3%。推广绿色防控、生物农药、统防统治等技术,强化用药监管,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1.2%,农药使用总量同比减少4.2%。

通过精准的综合施策,不仅长效常态打造出家风荷乡、千佛桃源、“六心”尤安等一个个雄州乡村靓丽新场景,也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文/杨梅 曹礼芹 摄影 曹礼芹 谢明刚)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